第三八二章 石破天驚(2 / 3)

雖說西征高昌乃是國之大計,但是要讓這些地方官府和朝廷衙門支持協調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很多戰事不順利,差事辦不好往往就與其他衙門不配合或者拖延有關係,這種事情自古有之,即便是皇帝也無可奈何。

十萬火急,有上層督辦的事情還倒罷了,其他的隻能自求多福了。侯君集無法想象,如果沒有太子的支持,隴右河西之地都不支持,自己率領的五千大軍不要說到高昌作戰了,恐怕會直接餓死在沙漠之中。

所以得感謝太子的支持,如果論功的話,高昌滅國之功有一半應該屬於太子李承乾。可惜這件功勞已經不複存在,所以也就沒有論功行賞的機會。

至於自己能從大理寺及早出來,據說也與太子殿下的幫忙,東宮從屬的不少官員上疏。太子從中斡旋許久,才讓自己平安無事走出大理寺,這樣的結果已經是東宮目前最大的能耐了。

太子為什麼要幫助自己,侯君集心裏清楚,早在當年身在陳州之時,太子便讓女婿賀蘭楚石前來拉隆過自己。但當時的侯君集隻忠於李二陛下,根本沒想著結交皇子,所以拒絕了。

沒想到多年以後,太子殿下仍舊惦記著自己,哪怕自己獲罪,哪怕自己已經丟了兵權,沒了足夠的利用價值。

太子李承乾卻沒有計較這些,仍舊費盡心思將自己從大理寺中救出來,這似乎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不管李承乾的本意是怎樣的,侯君集卻覺得足夠感動。

當李世民毫不顧忌地拋棄他的時候,還有人在乎自己,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有意義多了。所以李承乾的這等舉動對侯君集而言宛如寒冬臘月的一品炭火,知遇之恩啊!

如此恩主,豈能不效力以報之?

前些天東宮接連出事岌岌可危之時,侯君集別提多著急了,太子如此仁厚可比技巧的魏王之流強多了。

可惜當時他的幫不上什麼忙,賦閑在家,無權無勢,甚至不能幫太子說上一句有份量的話,當時也不便出麵說什麼。

好在最後有驚無險,太子殿下順利度過危機,東宮暫時穩定。可惜華陰那件事一發生後,情形再次變得有些危及。

當賀蘭楚石帶來了李承乾的邀約時,侯君集沒有任何的猶豫,悄然進了東宮。與此同時、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駙馬杜荷、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等人也紛紛前往……

……

華陰襲殺之後,刑部尚書劉德威再次踏上返回長安之路。

這一次來了幫手,大理寺卿孫伏伽率領了禁衛軍前來護衛,並且前來調查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且追捕凶手。

如果是以往,大理寺過問刑部的案件,組我誒刑部尚書,劉德威是不會大理寺卿孫伏伽麵子的。但是這一遭不同,劉德威隻想盡快將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什麼皇帝的信任,大理寺和刑部的高下之分在在這一刻全無意義。

作為大唐的第一位狀元,孫伏伽深得李二陛下的信任,但凡有重大的案件都交給他來處理。這裏的齊王李佑謀反案也不例外,本來是李佑和陰弘智被押送回到長安之後他再接手的。

但誰也沒料到在途中便出了一件這樣的事情,形勢全然不同,所以孫伏伽也就提前一步接手,調查也就從華陰開始。

調查內容很廣泛,當晚所有參與護衛的兵丁,甚至包括劉德威本人都在詢問的範圍內,小村裏的村民也都在調查範圍內。孫伏伽是個很細致的人,任何的細節他都不會放過,尤其是涉及這等驚天大案的時候。

村民聲稱當晚隻是見到黑衣人進入村莊,且都手持利刃,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十分凶殘。

小老百姓遇到此等場麵有這樣的反應一點也不奇怪,至於那些說辭顯然有被誇大的成分,可信度不高。孫伏伽真正懷疑的是村民之中有人與刺客有勾結,但詳細調查之後,發現這些人祖上三代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戶,且近期沒有人外出遠行,也沒有陌生人來過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