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會議主持詞(1 / 3)

主持詞的特征:

會議主持詞是會議主持者主持會議時使用的帶有指揮性、引導性的講話。一般大型或正規的會議都要有會議主持詞,所以其使用頻率較高。

主持詞和其他公文一樣,也有其特點,有其特定的寫作套路。不熟悉它,不掌握它的寫作規律,就難以得心應手,更難達極致。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和探討,以便使寫出的會議主持詞更規範、更具體。

會議主持詞要根據會議的安排,對有關內容和事項作出說明,對一些重要問題進行強調,對領導講話作出簡明扼要的評價,並對會後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要求,布置任務。

主持詞的結構與寫法:

1.開頭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會議召開的背景、會議的主要任務和目的,以說明會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分為五方麵內容:

一是首先宣布開會。

二是說明會議是經哪一級組織或領導提議、批準、同意、決定召開的,以強調會議的規格以及上級組織、上級領導對會議的重視程度。

三是介紹在主席台就座的領導和與會人員的構成、人數,以說明會議的規模。

四是介紹會議召開的背景,明確會議的主要任務和目的,這是開頭部分的“重頭戲”,也是整篇文章的關鍵所在。介紹背景要簡單明了,“這次會議是在××情況下召開的”,寥寥數語即可,因為,介紹背景的目的在於引出會議的主要任務來。會議的主要任務要寫得稍微詳盡、全麵、具體一些,但也不能長篇大論,要掌握這樣兩個原則:一是站位要高,要有針對性,以體現出會議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二是任務的交代要全麵而不瑣碎,具體中又有高度概括。

五是介紹會議內容。為了使與會者對整個會議有一個全麵、總體的了解,在會議的具體議程進行之前,主持人應首先將會議內容逐一介紹一下。如果會議日期較長,可以階段性地介紹,如:“今天上午的會議有幾項內容”,“今天下午的會議有幾項內容”,“明天上午的會議有幾項內容”。如果會議屬專項工作會議,會期較短,可以將會議的所有內容一次介紹完畢。

2.中間部分

在這一部分,可以用最簡練的語言,按照會議的安排,依次介紹會議的每項議程,通常為“下麵,請××講話,大家歡迎”,“請××發言,請××做準備”,“下一個議程是××”之類的話。

有時在一個相對獨立或比較重要的內容進行完了之後,特別是領導的重要講話之後,主持人要作一簡短的、恰如其分的評價,以加深與會者的印象,引起重視。如果會議日期較長,在上一個半天結束之後,應對下一個半天的會議議程作一簡單介紹,讓與會者清楚下一步的會議內容。

如果下一個半天的內容是分組討論或外出實地參觀,那麼,有關分組情況、會議討論地點、討論內容、具體要求以及參觀地點、乘坐車輛、往返時間、注意事項等都要向與會者交代清楚,以便於會議正常進行。會議主持詞的中間部分寫作較為簡單,隻要過渡自然、順暢,能夠使整個會議連為一體就行了。

3.結尾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是對整個會議進行總結,並對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一是宣布會議即將結束。基本上是“同誌們,××會議馬上就要結束了”或“同誌們,為期幾天的××會議就要結束了”之類的話,主要告訴與會的同誌們議程已完,馬上就要散會。

二是對會議作簡要的評價。主要是肯定會議效果,如:“×的講話講得很具體,也很重要”,“這次會議開得很好,很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之類的話。

三是從整體上對會議進行概括總結,旨在說明這次會議所取得的成果:解決了什麼問題,明確了什麼方向,提出了什麼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等。總結概括要有高度,要準確精練,恰如其分,它是對會議主要內容的一種提煉,對會議精神實質的一種升華。總結會議,但不是對會議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是突出重點;概括會議,但不是對會議內容的泛泛而談,而是提升會議的主旨。這樣,就使與會者對整個會議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有一個更為清晰的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