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意誌感應(1 / 2)

之後幾天,晨宇與老頭交往頗多,而老頭似也樂意如此,給他講了很多關於衍命一族的秘辛,起初晨宇隻是抱著可信可疑的態度,他很好奇老頭所說的一切,但也僅僅是想要知道多一些,並沒有想要相信,可是當老頭給他傳授了一種姬家獨有的意誌感應的方法後,他,有些相信了。

“我之前說過,意誌是通過肉體思維來間接影響彼此,但是這隻是相對於意誌弱小的星體內部存在的生靈而言,星空中,那些巨大的星辰,它們有的意誌強大的無法想象,即使隔著遙遠的空間也能互相影響,隻是我們先輩當時受製於視角和技術的不足,對星辰的理解也隻能淺於表象,無法理解這種意誌是以何種形式存在,又以何種方式傳達,隻能把精力更多的傾注於天命者身上。

當時還不叫天命者,什麼真命天子,天星下凡,紫薇轉世,文曲星等等亂七八糟的稱呼很多,其實那時的衍命一族就和現在這些路邊算命的差不多,三分靠本事七分靠運氣,根本不能真正斷定一個人的命理是否屬於天命,隻要有那麼一絲跡象就以言語謗以天命唆使世間,搞得天下到處烏煙瘴氣、戰亂四起,民間百姓苦不堪言,而真正成功的卻又寥寥無幾,就算運氣好碰到那麼一個真的天命者,也無法作為典範記錄其特征供後人參考。

故此後來又有了麵相,手相,八字等這些偏門出現,希望能有所臂助,但依舊見效甚微,直到一天一次天大的機緣降臨,才被我們先輩找到了一種真正可以將天體和天命者對應的辦法。”

晨宇問道:“就是你給我傳授的這種類似心靈感應的東西?”

這種感應可以在一定距離內感應到某些人的位置和氣息,很是神奇。

“不不不,這可不是什麼心靈感應。”老頭連連搖頭,“我們叫它星辰意誌波,簡稱意誌波,和當今科學所說的物質波類似,但它能與天上星辰意誌產生共鳴,也正因這種波動我們才能真正確認一個人的命理是否屬於天命。”

“假了吧,你們衍命一族這麼厲害?幾千年前就已經發現了波動說?”晨宇懷疑這或許與老頭說的那次大機緣有關,否則這也太超前了。

“我們當然沒這麼厲害,但是不代表外星係沒有,既然人類五百年前就能從太陽係外發現外星文明,那麼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更早的發現意誌波的存在。”

晨宇大驚:“你是說你們衍命一族早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外星遺跡?”

這太難以置信了,不是他不相信外星遺跡的存在,而是如果人類早在幾千年就知曉了外星遺跡,那還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嗎?要知道從華盟發現外星係文明至今也不過短短五百年而已,但,這之間變化多大?和五百年前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

老頭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讓晨宇越加不解。

“我們隻是發現了一個可以探測物體波動的怪狀儀器而已,上麵可以顯示任何物體包括人的波動線譜,每個人都不同,所以,我們才得以將星圖中對應的天命之人清楚地區分出來,並加以記錄參考,才有後世真正的衍命一族。後猜測這種波動譜線可能直接來自於星辰意誌的影響,所以我們就將這種波動稱之為星辰意誌波。”老頭解釋道。

原來這就是他們的機緣,一台外星儀器,想想也是,若非如此,他們也不可能早在幾千年前就發現物質波的存在,那可不是單憑眼睛就能觀察出來的。

想此,晨宇再問:“你剛才不是說這意誌波並非物質波嗎?”

老頭一愣,道:“我什麼時候說二者是一種了,那外星儀器雖然可以顯示物體的波動線譜,但那波動不是物質波,我們在科學提出物質波時也曾懷疑,但後來才發現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物質波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能量波動,但意誌波卻不是,雖然它的形式至今我們也無法探測,隻能通過那台外星儀器才能察覺,但可以肯定絕不是能量波動,況且後來我們還發現這種意誌波還可以進行一定距離的感應,不需要任何儀器,就如你和我,這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猜測。”

這個老頭給晨宇講過,這種感應隻屬於天命者之間,而且非常隱晦若無刻意去感受根本無法感知,而老頭他自己也是天命之人之一,也正是這種同屬於天命之人之間的感應老頭才找到了他。當然,由於不同星體間影響大小的關係,所以來源於它的意誌波通常情況下也隻有在同一星圖中的天命者才可以相互感應到,星圖之間很難跨越感應。

“照你前麵說的,你們應該是先通過那台外星儀器確認了星圖中對應的天命者的波動線譜,呃,也就是意誌波,並且以其為典範記錄特征或是幹脆就直接記錄波動譜線,之後你們才能真正斷定一個人是否屬於天命者,而你給我傳授的這種意誌感應之法也應該是由無數天命者經過長期的經驗才琢磨出來的吧,但是你們姬家的無名星圖中不是沒出現過帝星和其對應的天命之人嗎?那麼你們又是怎麼確定我就是天命帝星,而不是和你一樣的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