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電子類基礎實驗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1 / 2)

陳先榮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成都610054)

摘要:本文介紹了電子科技大學“電子技術實驗”課程的基本內容,重點闡述電子技術基礎實驗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學課堂的管理和成績評定機製,以及實驗師資隊伍建設的情況。總結了我們在進行電子類基礎實驗課程建設和改革的思路及實踐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方法考核製度教師隊伍

引言

電子類基礎實驗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在對於人才培養,特別在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全麵推行本科電子類基礎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將重點放在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基礎設計以及創新能力上。本文重點討論我校在基礎電子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與實踐情況,特別是在實驗教學體係上的革新思路和方法。

一、整合實驗內容,改革課程結構

電子類專業基礎課程通常包括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係統、微機與係統、電磁場與波等課程或與上述課程相近的其他課程。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實驗中心是“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作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承擔了電子技術實驗課程的建設和教學,在電子技術基礎領域開設的“現代電子技術實驗”課程,創建了涵蓋電子類專業基礎課程內容的“基礎型、應用型、綜合型、設計型、創新型”五個層次的實驗教學構架。各層次以模塊化方式將各門課程細分,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目的,按照不同知識點和側重點的思路,采取基礎應用和創新能力相結合的手段進行教學。使理論與實驗課程有機地結合,對大麵積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具有開發能力的素質型人才,培養學生的基礎理論與應用、係統設計及綜合開發的能力收到了切實有效的成果。

二、更新教學方法,重視基礎教學

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在實驗過程中,驗證電路理論的正確性和實用性,同時還要從中發現理論的近似性和局限性,從中發現新問題、新思路,形成新思想,產生新設想。“現代電子技術實驗”課程在整體內容上,突出了理論教學各個主要點、難點、亮點,在形式上實行驗證型、應用型、綜合型、設計型和創新型實驗相結合。

“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是該門課程當中最基礎層的部分,以電路理論和模擬電路的基礎電路組成基本測試單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概念,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電子測量中最基本的測試原理、測量技術和測試方法,內容多以驗證型為主。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的重點非常明確,一改過去隻是簡單地對理論進行驗證,孤立地對某一電路單元進行研究的方法,而是突出通過對基本電路或係統的測試,體會各種測試方法、測量技術的應用,同時對實驗技能和測試技術進行訓練。以測試方法的學習和熟練掌握儀器使用為主線,采用自製的配套教學實驗設備,編寫公開發行的相關實驗教材,以全麵提高學生實驗動手和基本實驗技能為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從事實驗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後續的綜合應用層以及設計創新層的學習打下基礎。

怎樣正確使用電子儀器是學生最先遇到的問題,學習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原理、使用和開發,是“電子技術基礎實驗”的最重要環節之一。教學中對電子儀器的使用技術由淺入深進行全麵係統的講授,使學生在掌握儀器使用方法時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並不是一味去簡單地操作儀器,而是在了解儀器原理基礎上對其“由內向外”有個本質的認識,這樣才能有目的地去選擇和正確使用儀器。測試方法是需要不斷的重複學習和練習鞏固才能掌握的,因此實驗內容中有對電路網絡定理的測試、元件電壓電流關係的測試、基本放大電路的測試等,其中包括有直流電壓、電流的測量,交流電壓、電流的測量,對係統輸入、輸出電阻的測量,對網絡頻率響應特性的測量等等。如何將測試方法的學習突出在實驗中,這就要求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每次實驗的要領和重點,切實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比如作為經典的單管放大器實驗,在這裏就不單純是對其簡單的放大單元進行實驗驗證,而是將其以有源雙口網絡電路模型為測試單元,對其中的靜態工作點、交流放大倍數、輸入輸出電阻、通頻帶等參數,運用所學基本方法進行測量。重複的方法練習,既要使學生掌握,又不能單一枯燥,要使學生有繼續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加強課堂管理,嚴格考核製度

實驗課程的成績按“平時(60%)+考試(40%)”的方式進行綜合考評。我們從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體會中總結出了一整套完善、細致的學生成績考核評分標準,做到對每一個同學的成績公平、合理、準確的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