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般保護層,我也變得不再害怕眼前的一切,緊張的情緒也有所放鬆,看著光罩外的白衣女鬼,她的身體經過符光的洗禮,顯得清晰了許多,其體型在漢式旗袍的包裹下顯得格外勻稱,一蓬烏黑的秀發如瀑布般繞過色白如紙麵額直瀉雙肩,臉色雖然有些發白,神情呆滯,也難以掩飾那經過精雕細琢的五官,可以想象其生前一定是個美人胚子,頓時心法感歎“原來鬼也可以這樣美的,怪不得在蒲鬆林筆下的《聊齋誌異》中有些男主角會被女鬼或狐妖迷的神魂顛倒。”這時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聽到的一些恐怖故事,記得在農村老家,小時候,那時還沒有電,更別說什麼電視機之類的,一到晚上一家人都聚在了灶旁擺起“農門陣”來,這是那時農村的娛樂方式之一,我記得我外婆的神怪故事最多了,每當吃好晚飯,我就會挽著她給我講關於神怪的故事,記得她說過惡靈的形成是因為其在生前受到過極大的侮辱或痛苦,以致死後七魄中的“怒”“哀”“惡”三魄有一魄幾魄難散,寄生在三魂的“命魂”之中,以致“命魂”的怨氣過重,在人間繼續行惡,使其“地魂”於陰司遭受油炸火燒之苦,不能經曆六道輪回投胎轉世,使陰靈的怨氣越來越重,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就形成了所謂的惡靈,為禍人間,據說製服惡靈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強製性收複,也就是由道術高深的道人強製封印在某物中。另一種將怨靈體內的三魄驅散,唯一的方法就是解開怨靈的心結,(道術高深的天師兩者皆行)。可是對於我這種市井百姓而言,哪會什麼卓怪道術,隻有試試第二種方法了,看著光罩外的女鬼,哀怨的氣場不斷從身上向外散發,我想她應該屬於“哀魄未散”。於是我就主動和她對話起來。“我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什麼要害我。”我朝光罩外的女鬼喊道。可是那鬼似乎並沒聽到我的話,嘴裏還在重複著那句哀怨:“求求你,幫幫我,幫幫我。”我問道:“你想讓我幫你什麼?”她見我有些恐懼之感,就對我說:“你不用害怕,我不會害你的。”於是我問道:“你是從哪兒來的?”“我也不知道,我隻記得在那日月圓之時,有人血滲入破解了禁錮我的封印,我就破印而出了,也就是剛才你看到的那一幕。我沒有惡意,我隻想請你幫我找回我失去的記憶。”聽了她的話,在我心頭有無數的疑問湧起,詫異道:“既然你已經失去了記憶,那又為何會如此哀怨,你還有什麼事放不下嗎?”聽了我的疑問,她的言語中略帶了一些悲泣:“我隻感覺我一直在等一個很重要的人,可是我已經失去了那個人的記憶;所以我幾次進入你的夢境,想請你幫忙”。“既然故人已忘,又何必千方百計的想找回以前的記憶,與其徒增煩惱,不如早日投胎做人,豈不是一件樂事。”可她告訴我說:“在衝出封印之後,我就遊到了幽冥司,在小鬼的指引下,過了奈何橋,準備進入六道輪回,可是喝完孟婆湯之後還有記憶殘存,以致不能輪回,勾魂使者就把我趕出了冥都,之後又遊到了陰山之上,遇到巡遊的崔判,他就對我說:人世間真正的徹悟不是忘記痛苦,而是在經曆大喜大悲之後,如佛般遁入菩提,徹底放下,才能重入六道,於是他就叫我重回人間找回記憶,完成未了之事。崔判指點說在人間隻有你能喚出我的記憶,所以我就找到了你。”這時我就更加疑惑:“我隻是一個普通的凡人,並沒大羅神仙“喚憶之術”,又怎麼能幫你?”。她對道:“這幾日我發現你的命格奇特,又可召喚靈符金光護體,非一般人可比,你隻需打開我封閉的心門,便能召喚回我的記憶。”“心門?”正當我發問的時候,突然發現女鬼的身體發生了變化,一卷漩渦式的風柱從她的胸口噴湧而出,漸漸的淹沒了整個身體,往漩渦深處望去,如九幽地獄一般,一片漆黑,“這就是我的心門,你隻需集中意念,將視線投於此門中並隨漩渦轉動,自然就進入了。”她說道。於是我就按照這個方法做了一遍,不到一會兒,我飄到了半空之中,我周圍的光罩也由鍾狀變為了圓球狀,猶如氣泡般隨我浮於半空,此時的漩渦突然產生了一股強烈的吸引力,把我吸入其中,在漩渦之中,時明時暗,時噪時靜,讓人心緒難寧,再加上由於速度過快,使我有些感到反胃。過了一會兒,速度開始變慢,最後停在了一扇石門之前,那石門上青苔滿布,蜘蛛叢生,時不時的還發出陣陣惡臭,使得我那剛經曆顛簸的腸胃如翻江倒海般難受,最後還是忍不住吐了起來,過了一會才恢複正常。之後再女鬼的指點下,我又集中意念,將雙手推向石門,,突然間,四周開始顫動,石門上的青苔、蜘蛛紛紛墜地,並浮起了陣陣塵浪,使我不得不緊閉雙眼,突然“轟”的一聲,石門轟然中開。。。。。
(備注:“擺農門陣”屬貴州方言,意為聊天,講故事之類。三魂七魄:三魂為天魂、命魂,地魂,七魄為喜、怒、哀、懼、愛、惡、欲,人死之後,七魄散,三魂離,其中天魂歸天路,地魂入地府,命魂則長守於其屍墳塚附近,轉世之後,三魂才會重新聚首重生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