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雙刃之劍(1 / 2)

“那也不過是你認為罷了…”萬將軍麵色微有不悅,鄭聲道:“丞相大人,為了你自己一人之覺,便如此下了決定,是否有些過於草率。”隨後起身朝首座的地方彎了一禮,道:“皇上,請恕丞相大人方才所言,臣無法苟同。”

“萬將軍所慮固然有理,隻是…”丞相說著頓了須臾,繼續道:“隻是萬將軍可有想過,若是燕國賢王真如在下所言那般,並非有意攻城,則是另有所圖。而我大寒又起了兵了話,到時無論燕國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場戰亂定當是在所難免,而外界也隻會傳是我國率先挑起紛亂。到那時,燕國必定是人心所向,若是再得到其他兩國任意一國的支持,那才是陷我大寒於水火之中…”

萬將軍麵色微微一變,語氣較方才激昂了些許道:“他燕國若是無意,怎會憑白的調兵到我國城外。皇上,臣認為,與其坐以待之,不如將主動權握在手中。燕國這些年背地裏一直在養蓄兵力,野心逐漸增大。我們倒不如趁此次機會,將其勢力徹底銷毀,看他還如何覬覦我大寒江山!”

“萬將軍此舉未免有些莽撞…”丞相態度堅決道。

萬將軍聞言冷笑一聲,同樣是態度堅決,“我倒是覺得丞相大人所言存著不妥。”

若奕看著絲毫不予相讓的兩人,淡聲道:“兩位初衷都是一致,隻是對此事看法不同,又何必出言相對。丞相和將軍方才所言,朕覺得都是不無道理。但此事攸關兩國子民的安危,不可草率定論。依朕之意,先依丞相之見再待上兩日,兩日一過,燕國若是還未撤兵,朕便命將軍率兵出城。不知朕所言,二位可有異議?”

語落,丞相和萬將軍兩人皆是沉吟。片刻後,丞相率先開口,“回皇上,臣並無異議。” 若奕聞言點頭,看著默然的萬將軍道:“那將軍呢?”

萬將軍雖是武人,但還是從若奕所言中聽出了一絲對丞相之意的偏向,心中不由升起些許不忿。但礙於丞相已率先開了口,也隻好有些冷硬道:“臣也並無異議。”隨後橫了對麵座位一眼,朝首座方向卑了一禮,“臣還有事在身,皇上若是無其他事,臣便告退了。”

若奕輕點了一下頭,語氣微含關心道:“將軍常年駐守邊境,隻立功卻不邀賞,朕心中甚是欣慰。隻是心係我朝固然是好,但是身體也同樣重要。將軍日行千裏從邊境趕回,莫要再過於勞累費心了。” 若奕話中的關慰之意讓萬將軍冷硬的麵色柔化了幾分,“臣隻知國事便是家事,隻要能讓大寒百姓得以平安,能為皇上效力,臣願鞠躬盡瘁,有勞皇上記掛臣。”

若奕淡淡一笑,“將軍客氣了。” 萬將軍從位置上走到大殿中央,朝首座卑了一禮,“臣告退。”語落,轉身朝殿外走去…

萬將軍離開後,若奕看著丞相輕歎一聲,“你不是不知萬將軍脾性,又何必非要和他相比誰更執拗。”

丞相聞言苦笑,“大抵是人老了骨子裏便更好強了吧。”

若奕搖頭一笑,沉吟了須臾,回複正色道:“丞相之見確是沒錯,楊墨此次出兵…確無征戰之意,隻是為了讓朕出不了這城門。” “

皇上的意思是…”丞相心中忽而劃過一抹思量,語氣遲疑著道:“臣聽聞天女姑娘四日前出了宮後,便一直未尋得下落…莫非此事...”

若奕點了點頭,淡聲道:“朕雖沒有十全的猜測,但十有八九,確是跟她有些幹係...”

丞相麵色微沉,心生一絲詫異,隨後聲音中含了一絲恍悟道:“老臣現在算終於知曉先皇臨終前,為何那般囑咐皇上了。”

雨欣丫頭...要麼娶,要麼殺...

他那時還對先皇此話不得其解,不明他為何將一個丫頭看的如此重。但自祭天大典那引起天下嘩然之事,到今時今日的此事,卻讓他不得不對此人另眼相看。

“父皇的囑咐...”若奕思緒微微飄遠,輕聲開口,“丞相大人不是一直想知朕的心疾為何會提前引發嗎?朕現在便告訴你...”

待聽聞若奕將巫峽鎮前後之事敘述後,丞相麵色赫然,隨後微微沉思後,開口道:“那天女此次失蹤之緣由...”

“丞相可還記得你當日前行西夏之時,朕曾托你辦的事情?”若奕看著丞相淡聲問道。

丞相聞言沉歎一聲,“老臣慚愧,未能查到有關蠱術之事絲毫,有愧皇上所托。”

“丞相言重了。”若奕笑了笑,“朕那日托你去查蠱術之事前,便料到會有何結果。如今世間,通曉蠱術的隻有一人,怕是連蛛絲馬跡都不好查出,丞相不必將此事太過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