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最後的貴族2(2 / 3)

天馬行空,雪山之神

別看雪豹長了貓的外形,但它卻具有老虎的威風,性情凶猛異常,對岩羊一類跟它個頭差不多大甚至比它大的動物,都是招招斃命。和所有貓科動物一樣,雪豹也采用伏擊式戰術,短距離追殺。不管是山羊、岩羊、斑羚、鹿等較大型動物,還是黃鼠、野兔、旱獺等小不點兒,都會成為它的口中餐。

雪豹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家,它會把家安在岩石洞中、亂石凹處、石縫裏或岩石下麵的灌木叢中,大多在陽坡上,而且一住就是好幾年。雪豹行動敏捷,據說,一躍可以跳過15米寬的山澗。在彈跳的過程中,它的尾巴起了大作用。雪豹的尾巴幾乎和身子一樣長,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跳躍時,它的尾巴還是掌握方向的舵,可以使身體在空中轉變方向。

雪豹是一個有名的“夜行俠”,它白天很少出窩,或者幹脆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養精蓄銳。而到了黃昏或者黎明的時候,它才最為活躍。天馬行空,獨來獨往,雪豹這個雪山之神的確不同凡響。

尋隱者不遇

在我國,雪豹是一種珍稀的高山物種,吸引了很多探險家的注意。但尋訪者卻幾乎總是無功而返,隻帶走了“尋隱者不遇”的遺憾。新疆的天山是雪豹的天然樂園,據統計,那裏的雪豹數量最多時曾達到1200隻左右。然而,由於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加上偷獵者的捕殺,雪豹數量大大減少。到2004年,雪豹的總數已隻有30隻,曾經的“雪山之王”正瀕臨滅絕!

民以食為天,雪豹也一樣,高山環境惡化,岩羊等獵物的減少,直接導致雪豹麵臨生存危機。為了填飽肚子,它們不得不走下雪山,襲擊牧民的牲畜。它們通常在晚上闖進牧民簡陋的畜欄,行為極其詭秘,連牧羊犬都不會發覺;就算被發覺,牧羊犬也不敢吭聲。

偷食家畜總歸不是雪豹的天性,其實,雪豹是牧民們不可缺少的朋友,它一方麵是豺狼的天敵,另一方麵,作為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它能有效地控製食草動物的數量,對於保護草原、清除動物中的老弱病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絕望的冰山俠客

由於對家畜“無心”的傷害,雪豹開始遭到牧民們的追殺,但是除了牧民,雪豹更大的敵人還是皮貨商與外來的偷獵者。據說,一名獵手能從一張雪豹皮中獲利100—500美元。於是,雪豹美麗的皮毛也為它招來了殺身之禍。另外,由於法律禁止買賣虎骨,傳統的中藥製造商就把目光轉向了雪豹。人類每做成一筆雪豹的交易,就把已經瀕危的雪豹又向滅絕的深淵推進了一步。如果不加以保護,再過幾十年,也許我們就很難再見到雪豹這位冰山俠客的矯健身影了。

拯救鴞鸚鵡王國

不是貓頭鷹,卻有張貓頭鷹的酷臉;是一種鸚鵡,但不會飛行、不會說話。猜猜這是誰?猜不出來吧!想想也是,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家動物園裏有它,它的同類全世界加起來也不過83隻,且都藏在新西蘭一個神秘的小島上。所以,麵生是肯定的。告訴你,這裏說的是世界上最大、最肥、最重的鸚鵡,名叫鴞鸚鵡。

別看鴞鸚鵡長得胖乎乎的,體重2.5千克,活像一隻大火雞,但它名氣可不小,比熊貓還嬌貴。憑著夜貓子的生活和絕佳的保護色,它們的老祖先在新西蘭這片樂土上生活了千百萬年。但近1000多年來,隨著人類的捕殺,慘遭貓、狗、鼠等動物的攻擊,它們已變成了生態難民。為避免種群滅絕,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將幸存者遷往白堊島,建立了一個新的鴞鸚鵡王國。

我的地盤我當家

白堊島是一片廣袤的原始叢林,那裏交通不便,人跡罕至,但有最豐富的植物資源,是鴞鸚鵡的快樂家園。如果你打算實地拜訪,請你先把衣服、裝備,甚至鞋子都交給保護人員檢查,並消毒清洗幹淨。記住,千萬別把草籽、病菌等有害物質帶到島上。

在這個小島上,工作人員建立了保護站,開辟了一條13千米長的巡山道路,讓鴞鸚鵡與企鵝、海豹、叢林鴿和平共處。另外,每隻

鸚鵡都被佩帶上了一個“身份證”,也就是一種無線電信號發射器,每年更換3次。借助這張“身份證”,工作人員就能觀察到它們的一舉一動,定期給它們體檢,甚至包管生兒育女,充當“月嫂”和“奶媽”,細心得像保姆一樣。說來也是,在這個地盤上,鴞鸚鵡可是當家的。

“夜貓子”全體出動

夜黑黑,風蕭蕭。在一塊小窪地裏,有許多像碗一樣的淺坑,十幾隻雄 鸚鵡早已“占山為王”。這種“碗”是各自的領地,它們蜷伏在裏麵,然後大口吸氣,鼓起胸脯,上下晃動腦袋,發出“轟,轟,轟”的叫聲,聽起來就像有人正對著瓶子吹氣。

這可不是在開Party,你看,周圍的雌鴞鸚鵡們都被歌聲吸引過來了。為了得到青睞,雄鴞鸚鵡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有的在“碗”裏跳舞;有的不斷昂首闊步;有的撲騰著翅膀。它們個個希望博得雌鳥的好感,以便求婚成功。這種“轟轟”聲能響徹一夜,甚至持續數月。當然,這一切都在保姆,即工作人員的監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