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奇異的精靈2(1 / 3)

胡須像晶片,鼻子更靈敏

再來看它的胡須,藪貓胡須的末端連著很多感知神經,不但可以探測周圍物體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感知一些潛在的危險,像電子晶片一樣敏銳。盡管藪貓勇於作戰,但也要處處提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困境出現。如果這個靈敏的設備受到損壞,將直接影響到藪貓的生活質量,甚至因此要了它的小命。

捕捉獵物的氣味,分辨食物的好壞,藪貓用鼻子完全能夠解決。人類大概有500萬個嗅覺神經,而藪貓有1900萬個。它的鼻子的靈敏度和在戰鬥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說,要想成為一位驍勇善戰的戰士,光有勇敢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優良的裝備。得到別人得不到的信息,尋到別人尋不到的蹤跡,才可以棋高一著,技高一籌。正因為如此,藪貓才能在非洲大草原上,謀得一席之地,在列強手中分得一杯羹。

狐獴大宅門

每天正午時分,炙熱的陽光烤得非洲大地滾燙滾燙的。這時,大部分動物都會找個陰涼的地方躲起來,但狐獴卻從洞穴裏衝了出來。

這種小動物長得非常可愛,身高約35厘米,小巧靈活,身體毛茸茸的,腦袋尖尖的,它們總是用兩腳直立,翹首眺望遠方,樣子機警又好奇。還記得動畫片《獅子王》裏古靈精怪的丁滿嗎?它的原型就是狐獴。

吹響集結號

狐獴過著群居生活,一個部落的成員有時多達40個。它們總是一起起床,一起覓食,一起肩並肩麵對殘酷的生存環境,過著悠哉遊哉的生活。每個狐獴部落幾乎都有一個哨兵,負責瞭望,偵察危險。

而它們的瞭望台就是附近的一塊高地,可以居高臨下地監視敵情,守護大家的生命安全。每當出現“不速之客”,哨兵會立刻發出“哇哇”的叫聲,吹響“集結號”,給同伴們發出預警。聽到警報後,狐獴就會趕緊逃跑,或迅速鑽進附近的洞裏避險。待到危險過去,哨兵會第一個從洞裏出來,探一下動靜。如果沒有威脅了,它才會停止警告的叫聲,表示現在安全了。

狐獴非常聰明,彼此之間能用聲音交流。比如,輕微的“咕咕”聲,表示一起活動;“咯咯”聲代表責罵;“吱吱”聲說明哨兵上崗執行任務了;如果是清晰的拖長叫聲,是在提醒:“大家注意,有不明鳥類飛來,請做好防範!”

逃生打架強生存

喜歡白天活動,而且從不睡懶覺。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曬太陽,先暖和一下身子,驅走沙漠夜裏刺骨的寒意。接下來,就是要找吃的。它們一般以昆蟲為食,偶爾也吃昆蟲的幼蟲和小型爬行動物。對它們來說,肥美的蠍子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雖然有毒,但它們全然不怕,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如果遇到危險怎麼辦?別擔心,狐獴們的逃生辦法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能跑則跑,可躲就躲。但在必要時,也會毫不示弱,上前迎戰對手。一旦要打仗,它們的體毛會豎直,發出狗一樣的叫聲。有時這樣的架勢非常管用,就連有“死亡之神”之稱的黑背胡狼也會懼怕三分呢。當然,若有其他的狐獴家族入侵自己的地盤,它們也會凶猛地捍衛到底,真可謂“家之興旺,匹夫有責”。

循循善誘好老師

和人類一樣,狐獴也會教自己的孩子學習各種生存本領。等小狐獴長大一點,就會被第一次帶離地下洞穴。狐獴父母會先教它們站立,然後教它們養成隨時警覺的習慣。事實上,狐獴父母開設的生存“課程”還不止這些。

就拿喂食獵物來說吧,在小狐獴還很小的時候,父母會給它喂已經死掉的獵物,如蠍子、蜥蜴和蜘蛛,而且在喂蠍子前,細心的狐獴父母會把蠍子的毒螫拔掉,拿給小狐獴看。隨著小狐獴漸漸長大,給它們準備的會是還沒有完全失去戰鬥力的活獵物,當然,如果是蠍子,毒螫事先已經被咬掉了。小狐獴一天天成熟起來,父母會不斷地變換“教材”,循序漸進地提高難度,最後給它們完好無損的活獵物,讓小狐獴自己去搞定。狐獴父母還真是懂得教育後代的好老師。

箭毒蛙和吹箭獵手的故事

在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中,有一種最炫、最酷的兩棲動物,它有驚豔的色彩、最致命的毒液,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箭毒蛙!當地的土著人把箭在這種蛙背上輕輕一抹,就會變成帶有巨毒的武器了,箭毒蛙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見血封喉

與其他以隱蔽色逃避天敵的蛙不同,箭毒蛙全身色彩鮮明,四肢布滿鱗紋,在綠色的森林裏格外絢麗醒目。它們舉目四望,不斷地炫耀自己的美麗。動物想看不見它們都難,而這正是它防身的“武器”!

箭毒蛙從不捕捉在空中飛來飛去的昆蟲,卻單單對地麵上體型微小的螞蟻和蟎情有獨鍾。這些昆蟲吃的是包含某種特殊物質的植物,當箭毒蛙吃掉這些昆蟲,體內也就包含了這些特殊物質,皮膚中的小孔就會產生毒素,而且毒性非常強,在一切蛙毒之上。據說,取箭毒蛙毒液的五百萬分之一克,就可以毒死一隻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