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
丫丫三歲時就富有想象力,看到媽媽在廚房裏洗菜,她自言自語道:“媽媽真忙,她一會兒給蘿卜洗臉,一會兒給韭菜洗頭發。什麼時候給我洗澡呢?”
蟈蟈
爸爸在街上買回一隻蟈蟈,丫丫高興極了。在電梯裏遇到一位時髦阿姨,她問爸爸:“蟈蟈多少錢一隻?”“五角錢。”爸爸說。阿姨一撇嘴:“五角錢買這玩藝兒?還不如買二兩肉吃呢!”丫丫生氣地說:“阿姨,二兩肉能唱歌嗎?”
打的疑問
小明:“爸爸,請您告訴我為什麼中國人愛用打字,比如打電話、打油、打醋,象地板很老實,要給它打蠟?”
爸爸:“別忘了還有打針、打賭、打氣,因為造字的老祖宗是一個大老爺們兒,他可能好打架!”
跳舞
媽媽告訴小軍:“文革中我們跳舞,叫‘忠字舞’,可認真了。”
小軍說:“有樂隊伴奏沒有?三步還是四步?”
一句話
有個人接電話回來,說:“剛才部長跟我通了電話。”
妻子興奮地問:“太難得了,他跟你說些什麼?”
他隻說了一句話:噢,打錯了。
補課
老師:“從今天起,我給你補課,以後不要再玩撲克牌了。”
學生:“知道了。”老師:“10+3=7”
學生:“您具體點說,是黑桃還是梅花?”
別撕
它學習不好,最害怕期終考試。到考試那天早上,媽媽叫他吃早飯,見毛毛正叮著;曆發愁,媽媽一看,是昨天的日期,剛要撕。毛毛緊張地說:“別撕,一撕就要考試了。”
掙錢
兒子:“媽媽,這是我自己掙來的一塊錢。“母親:“你是怎麼掙來的,我的寶貝!”兒子:“我把你穿的那雙皮鞋賣給收廢品的了。”
升旗
小飛:“老師,升旗的時候,李明東張西望,張華
搖頭晃腦,他們一點兒也不嚴肅。”
老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飛:“我一直回頭盯著他們。”
製怒
兒子:“爸爸,我很容易激動,動不動就和同學們吵架,你有什麼克製的辦法嗎?”
爸爸:“一旦你要發火時,先別說話,自己默默地數數,從一數到十,不行再數,數到三十,就不會發火了。”
兒子:“爸爸,這個主意真好,請您看了我的成績單後,從一數到三十。”這樣省力
誰家的豬
哥哥萬卡:“哎呀!這群豬是誰家的?跑到咱們菜園裏來了!”
弟弟萬薩:“大豬是誰家的我不知道,小豬是誰的我知道。”
“快說,小豬是誰的?”
小豬是大豬的。”
喝與讀
帕特卡上文學班,老師讓每人寫一篇文章。他坐在桌前絞盡腦汁。
“瞧你愁眉苦臉的,什麼事呀?”瓦西裏~伊凡諾維奇問。
“寫篇文章,題目是《昨天我幹了些啥》。”“那好說,你昨天幹了些什麼呀?”“我還有什麼新鮮玩意兒?喝酒唄。”帕特卡想了想,實在沒什麼文章可做。
“你多傻呀,帕特卡!”伊凡諾維奇說,“你不能光是喝酒就寫喝酒呀。我告訴你吧,你寫下去,凡是出現了‘喝酒’的字眼,你把它改成‘讀書’不就成了麼?”帕特卡受到了啟發,筆下來了神:“我一早起來就讀了半本書,我想了想,又把後半本也一口氣讀完了。可我覺得還不夠,於是又上店子裏去買了一本。回來時在路上迎麵遇著伊凡諾維奇,一瞧他的眼睛,知道他也讀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