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學宮城(1 / 2)

天啟王朝各修行門派除了那地位超然的鼎爐峰,以及天啟王朝自家之秀士林外,其餘的修行門派或多或少都受過天啟王朝嘉獎,隻有學宮是例外。這與學宮的來曆有關。

關於學宮的來曆坊間有各種版本,但都指向於天啟王朝那年典藏閣被竊一事,天啟王朝定鼎之後,繼承千年以降之傳統,將天下藏書聚於典藏閣之中,並且嚴加看管把守。

那一夜,王都劇變,典藏閣千年藏書被洗劫大半,最讓天啟王朝顏麵無存的便是,那盜書之人於五千王都精銳之中大搖大擺出城,無人可擋,此舉震驚天啟王朝。天啟王朝將王都之中相關人員及知情人員全部斬殺,又一紙詔書遞上了鼎爐峰,然而這次蕭東來卻並未將那盜書之人帶回。

他帶回來給天啟王朝的信中隻有四個字:“追至,敗回!”

這番大事,想徹底瞞過天下人是不可能的,不久之後各路謠言便爭相傳開——

有傳此事乃西蜀修行高人所為,目的為的便是向天啟天子示威,能取典藏閣之書,也能殺你,一次不行,還有下次!

有傳此事乃鹿苑高人所為,天啟得天命開戰端,逐鹿時代的諸國均亡於天啟鐵蹄之下,鹿苑高人不忍蒼生受苦,入王都取走各類典籍贈於逐鹿諸國遺民。

有傳此事乃小鏡湖宗主所為,天下皆知小鏡湖宗主與秀士林師尹是仇敵,她此舉便是讓秀士林顏麵無存。

……這各種版本的傳言,幾乎都來自那修行門派所在之地,目的無非是為本地之修行門派爭個口舌上的高下,絲毫經不起推敲,但不妨礙百姓茶餘飯後作談資爭論一番。

天啟王朝典藏閣被盜後不久,在魏韓郡便有一座學宮屹立了起來,讓天啟王朝怒火中燒的是,這學宮之主絲毫不掩飾這些書的來路,連抄本的做法都省了,直接擺進了閱世閣裏。

這還不算,自千年以降,官方便嚴格控製這些書籍的流傳,為的便是防民啟智,禍亂天下。學宮自建成後,更是樹起有教無類,專為天下白丁啟智。

你是王侯將相,想來學宮學習看書?沒問題,歡迎!

你是農夫漁民,想來學宮學習看書?沒問題,依然歡迎!

學宮這兩手簡直是赤裸裸打天啟王朝的臉,這何以能忍?天啟王朝派出數名修士前往學宮,多數人連學宮大門都沒入。

這幾十年來,天啟王朝派往學宮暗殺那院長的修士有七十四名,無一人生還。

隨著學宮的影響越來越大,天啟王朝明麵上更不敢再多做些什麼,但私底下的小動作從來沒有斷過。一時間,兩方麵對立之勢如同水火,而對天啟王朝派來交涉之人,學宮的態度異常堅決私毫不退讓。

“書是天下人之書,當天下人共習之!”當時老院長的這番話更是傳遍天下,無形中為求學無門的白丁長了一分骨氣。

事情的轉機來自於秀士林送來的一塊牌匾,這塊牌匾絲毫不掩飾秀士林的奢華和文雅,包裝精美,製匾材料取得天南海北,連包邊的金絲都長短粗細一至,大小製式則完全是天啟王朝欽定的標準,毫無僭越之舉。

那牌匾上提有四字:奉詔育才!

這牌匾抬進學宮後,老院長罵了半天,也沒說啥,收了下來,不過卻從來沒掛起來過。天啟王朝方麵關於字宮的指責也突然間就消停了下來。

那牌匾來自秀士林,自然是秀士林師尹所提,師尹細算起來還是當今天啟天子的皇叔。那師尹修為高深,為了天啟王朝千世之興,創立秀士林,專取王公將侯貴族世家子弟入林,為的便是與那鼎爐峰分庭抗禮,使天啟王朝不再過多依賴於鼎爐峰。

師尹提的四個字也著實有妙用,一個“奉詔育才”止住了天啟王朝所憂心之事,將這育才之功扣到了天啟王朝頭上,也著實在麵子上惡心了學宮一把。然而學宮不得不接受,畢竟當今天啟天子才是天下共主,如果不接那便是擺明了造反!

學宮不受天啟王朝待見,也從沒想過被待見。

隨著學宮前來求學之人過多,這學宮附近已儼然成為一座大城。有學子前來,自然就有買賣可做,買賣做久了,連家眷都帶了過來。

所以,此刻的學宮早已是座學宮城,來往之人皆能言道理一二,到是一番文氣、學氣長久熏陶下之太平景象。

學宮裏講學並不收取學費,但其他器材諸如刀劍、筆墨則要自帶,即便如此龐大的學宮也承受不起如此大的消耗,於是這學宮城的商戶便成了學宮經費的來源,但凡此地的商戶地租、房租均交於學宮,以此才讓學宮不至於坍塌,也為此地長久綿存打下了基礎。以至於學宮之繁盛遠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