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我還在郴州上學的時候就略有耳聞,它是全國最大的一個舊貨、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的收藏市場,主售仿古家俱、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牙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遺物及生活用品等,這些東西裏絕大部是仿古或者偽造的,當然裏麵也有些是真的,這就得看識不識貨了。比如像1997年4月,著名攝影家李振盛從潘家園以稱斤論兩的價格撿到了萬幅名家攝影原作的大漏,這批包括吳印鹹、陳複禮、石少華等大師巨幅精裝精裱原作,竟出人意料地被當做垃圾處理,李先生隻花了630元,就淘走了價值幾十萬元的寶貝,一時引起轟動,傳為佳話。藏書家劉建業僅花了2000元便在舊書堆裏慧眼識得19冊65卷清代禮部珍藏過的明萬曆版《十三經注疏》。又據說,有人花了不足百元就淘到了一件元景德鎮釉上彩高足杯,這類瓷器存世極少,價值不菲。類似的故事在潘家園時有發生,因此吸引了許多懷揣著撞大運撿到寶物的撿漏人。可這些對於我們學院派出來的人還是有些不屑,我找工作的這三個月裏一次也沒去過潘家園,在我的印象中,這個地方的檔次很低,沒啥子好東西。但這個地方也有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魚龍混雜,消息極為靈通,我就是看中這點的。
我那天去的運氣不大好,在潘家園瞎逛了大半天,也沒打聽到半點值得研究的消息,正要找個地方吃個飯的時候,突然看見前麵圍著一堆人,偶爾還傳來爭執的聲音,一時好奇,於是走了過來。隻見,一個矮小精悍三十上下的漢子,正跟一個挺著個啤酒肚的胖子扯皮。你一句我一句,一個眼鼓得老大,一個臉逼得通紅,這個說沒有一萬塊錢,你就休想走,那個說這個根本就是個假的,哪值那麼多錢如此雲雲。我一見那瘦子就覺得貌似有點眼熟,認真看了幾眼之後,恍然想起,這家夥就是上次我懷著菩薩般的心腸給他忠告卻反給他教訓一頓的“白眼狼”。前幾天,我在公交車上曾遇見過他,當時見他臉帶破財之相,於是好心點化,沒想到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心人,一點也不顧及公共場所,沒絲毫紳士風度,跳了出來,指著我的鼻子,先詞嚴義正給我扣上了一個妖言惑眾,然後橫眉豎眼像當年鬥地主一樣狠狠批判著我,說得我上對不起祖國,下對不起父母,整得我好像泄露了國家機密一樣,難堪得我恨不得找條方便麵上吊自殺了。這會又見丫,我本想掩麵而退,可見他對手也不是吃素,兩人口才旗鼓相當,平分秋色,不由耐下心來願聞其詳。我聽了一下,明白了他們究竟再爭吵什麼。原來是那個啤酒肚在矮小的那個人地攤上看東西,一不小心打壞了一個人俑,地攤主向啤酒肚索賠一萬塊,啤酒肚覺得那人俑是仿造的根本值不了那麼多錢,於是兩個人各不讓步,爭執了起來,四周的人見有熱鬧可看,當然也就靠了過來。
我彎腰看了看那個頭和身分成兩部分的人俑,它是一個唐三彩,大約有一寸那麼高,身上綠、藍、黃、白、赭、褐等顏色混合在一起,看起來極為斑斕富麗。不過,我一眼就看出來它是個模仿品,按照市場價頂多值個一兩百塊。那個瘦子獅子大開口居然要價一萬塊,我看他是想錢想瘋了。看見他們兩個越吵越凶,旁人又沒個人出麵調解,眼看就要打起來了。我也不知道從哪裏跑出一股見義勇為的氣兒,插口說:“這個人俑是仿造的,頂多值200塊!”我大學時期曾經在郴州拍賣行實習過,對於各式各樣的古董和樣品價格也是略知道一二的。
那瘦子朝我眼睛一瞪,怒喝說:“小屁孩,你懂什麼,我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唐三彩,花了一萬塊錢賣回來的,現在給他打碎了,我也沒要多,隻是拿回我的本錢。你滾一邊去,這沒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