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鹽場稻改到天府城改(1 / 2)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農村姑娘站在那裏數樓層,一位騙子走過來,說:“數了幾層?罰款,數一層5塊。”姑娘說:“數了15層。”交了錢,一位旁觀者說:“你怎麼這麼傻呢?”姑娘說:“他才傻呐!我把他騙了。我數了18層。”

我們從中可以悟出,人們生活在兩種計謀中,如果你覺得村姑可笑,那你生活在城裏人的計謀中,反之亦然。要知道,農民缺乏數樓免費的常識,而城裏人則缺乏找出注水肉等知識。等他們融為一體,以農村包圍城市、占領城市資本市場的時候,你會覺得農民也不好“惹”啊。

鹽場村當是這故事的典範。1969年春,我二姐嫁於該村。那年秋天,我去看望二姐,一眼望去,稻浪滾滾,一片金黃。鹽場村瀕臨黃海,因其脫離海水時間較短,形成鹽堿地。鹽堿地又常年低窪積水,改造後適宜種植水稻。村域內水稻土麵積約有5000餘畝。以前種什麼都沒有好收成,故有民謠:“春天白花花,秋天水汪汪。十年九不得,隻好去逃荒。”

1964年3月,煙台專署批準鹽場窪地治澇改堿工程計劃。稻改,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對鹽場人來說,就像在一張白紙上作畫,沒有人敢在這張紙上畫第一筆,用老百姓的話講:“得找個領頭人兒”。這個人必是頭腦靈活、能讓群眾吃飽飯的人。這時,28歲的退伍軍人、共產黨員王大賢就成了當之無愧的人選。與其說稻改選擇了王大賢,不如說王大賢選擇了稻改。從部隊回來的王大賢做過“投機倒把”生意,讓很多人嚐到了甜頭。村裏人知道,這個一米八個頭、鋤地敢跟生產隊長要定額工分的年輕人,具有超前的思想意識。

稻改,在王大賢腦子裏由閃爍到清晰,他帶領鹽場村民在“稻改”這張白紙上作畫了。在福山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王大賢立即組織村民在鹽堿地裏挖台田,修建排水溝渠,引用門樓水庫的水,采用溝排的方式,對鹽堿地進行稀鹽,及時將地上的鹽水洗排走。對於地下的鹽分,則在鹽堿地挖井,用井排的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防止地下鹽分進一步向上輸送和積累。在土地整平、挖井排堿各項工作就緒、進入水稻種植的關鍵時候,卻發現一個致命的問題,從門樓水庫引進的水在史家莊一帶堵塞受阻,疏通渠道的困難之大讓疲勞的人們對稻改剛剛樹立的信心打了折扣。王大賢知道:華山決不會隻有一條路。他組織青年突擊隊,挖溝、填石、搬沙、運土、漿砌渠道,使門樓水庫的水順利進入改造後的鹽堿地。他們引進優良稻種,堅持科學種田,很快獲得成功,1966年水稻畝產達到872斤;幾年後,水稻最高畝產達到1400多斤,使鹽場成了遠近聞名的水稻種植村。鹽場村徹底改變了以往“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曆史。1976年,鹽場村實現了農副業“雙百萬”大豐收。

曆史的腳步匆匆,改革開放的鼓點,再次震醒了這片沉睡的土地。1992年初夏,為了擴大高新區,福山區委、區政府決定,征用鹽場村耕地2675畝。一時間,村民傻眼了:種水稻、蔬菜、葡萄、大櫻桃的土地沒有了!命根子沒了,今後吃什麼,上哪兒弄錢花?村幹部也很頭痛:該如何解決上千戶、3000多人有糧吃、有錢花的問題?時任黨總支書記嶽永川絞盡腦汁,想出了對策:農業損失工業補,發展壯大集體企業,有了錢,什麼問題均可迎刃而解。於是,他和村“兩委”班子研究決定:成立“煙台天府實業總公司”,改擴天府起重機廠,新建天府中型機械廠,成立天府房地產開發公司和天府車隊。經過兩年不懈地打拚,企業紛紛盈利,村裏有錢了。1994年,劃歸高新區的鹽場居委會首次為男年滿60歲、女年滿55歲的居民分發補助240元、200元。

但到了1997年,企業改製浪潮滾滾而來,天府實業總公司所轄15個集體企業,在4年時間裏先後改製為私營企業。居委會財力日顯緊張,捉襟見肘。

怎樣確保居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問題再一次擺在了居委會的幹部麵前。2001年10月,新任黨總支書記劉錫強與“兩委”班子研討後,果斷拍板:圍繞舊村改造做文章,做大做強房地產業。接著,分工居委會主任等人抓政務,由自己擔任天府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他們跑了國內外許多城市,學習城改經驗,觀看建築式樣和配套設施,回來後,結合自身特點,搞好規劃設計,吹響了向房地產業勇猛進軍的號角,先後開發建設了7個住宅小區。其中,天府花園小區,開發麵積8.6萬平方米;福祥新苑,開發麵積9萬平方米;福山和平家電摩托車市場,開發麵積1.2萬平方米;富豪花園共5期工程,開發麵積62萬平方米。累計開發麵積80多萬平方米,成為全區房地產龍頭企業,每年上繳國家稅收3000多萬元,連續多年被省、市、區授予先進房地產企業,放心房、滿意房先進單位,守信用、重合同企業,煙台優秀住宅小區、花園式小區、綠化環保家園、安全防範先進單位,全省房地產綜合實力50強企業、三A級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優秀會員單位、環渤海誠信房地產企業等稱號。其中,開發的富豪花園被省建設廳評為優秀住宅小區、煙台住博會精品樓盤;富豪青年國際廣場被省房地產協會評為知名品牌、最具潛力樓盤,被國家建設部授予中國生態地產文化知名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