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龍山公園命名之見(1 / 2)

眼下,福山區投巨資建設青龍山文化公園(區規劃局暫時的稱謂)工程已拉開帷幕。這是打造“福山福文化”品牌的重大舉措,也是福山文化史上一件史無前例的大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公園的命名事關重大。到底應該命名怎樣一個名字,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人都有真知灼見。區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前段,在網上麵向國內外廣泛征求意見;區政協、區委宣傳部召集煙台及福山一些學者和德高望重的老領導參觀福山城區及青龍山文化公園建設規劃,討論公園的命名問題,所起的主要名字是:青龍山文化公園、青龍山文化廣場、青龍山文化博覽園、福山文化廣場、王懿榮文化廣場、王懿榮廣場等。爭論的關鍵詞是:福山、青龍山、王懿榮、文化、公園、廣場、博覽園。說到底,就是舍棄那些詞、保留那些詞的問題。竊以為,公園的命名,要尊重福山當地人的習慣和感情,要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地域特色,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取舍和深入的求證。隻有這樣,才能獲得絕大多數福山人的認同,在國內外叫得住、叫的響,令人過目不忘、耳熟能詳。筆者基本傾向於命名為“福山王懿榮公園”。下麵,具體分析和闡述其中理由,以求得福山區領導和全區人民達成共識。

一、 青龍山地名的取舍

福山人十分熟悉的青龍山,雖然不是名山,但這3個字的本身,卻字字珠璣,蘊藏著深刻的寓意:“青”,有新和青春之意;“龍”,是中國人崇拜的圖騰,龍的傳人,指的是中國人;龍的精神,指的是中國人的精神;龍文化,指的就是中國文化。“青龍”,意為年輕有為的龍。“山”,是福山區名倆字之一,至關重要。青龍山及其附近的白虎山、積金山、福山等,環繞於福山城區,共同構成了環形屏障,決非可有可無。所以,福山當地人對青龍山有著特殊的情感。如果說男人是山,那麼,青龍山就是條雄性青龍。而青龍山山腳下的清洋河,是福山的母親河,宛若一條巨龍盤繞於福山半壁江山,可視作一條奔騰入海的青龍。如果說女人是水,那麼,清洋河就是條雌性青龍。雄雌青龍在此交融、吻合,足以說明這裏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

因此,舍棄青龍山這個地名,的確叫人心痛。但是,局部應該服從大局,個體應該服從整體。無論是青龍山,還是清洋河,均是福山的山、福山的河,都是福山區域的組成部分。它們的字義再好、再有深意,也好不過“福山”倆字。福山是聞名全國的書法之鄉、魯菜之鄉、大櫻桃之鄉,有“福山”倆字作為公園名稱的一部分,不僅有著鮮明的地域特點,而且顯得十分大氣,說什麼都不過分。

公園的名字含有“福山”倆字也有據可依。眾所周知,國內外許多名勝古跡和著名景點,大都帶有地域特色。如:莫斯科紅場、埃及金字塔、樂山大佛、北京故宮、杭州西湖、洛陽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前麵都有具體的地名。再如:國內好幾個城市裏有中山公園、魯迅公園、雷鋒公園。為了便於區分,理所當然地要加上所在城市的名字。鑒於此,有“福山”倆字作為公園名字的一部分,有理有據,也有力有利。舍棄青龍山這一地名,如同舍車保帥,很有必要。

二、 王懿榮在公園名稱裏的重要性

王懿榮(1845—1900),祖籍福山縣古現西村人,1880年中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他不僅是一位率眾抵禦八國聯軍入侵、帶領家人壯烈殉國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族英雄,還是一位知名學者、著名金石文字學家、世界上發現甲骨文第一人、公認的甲骨文之父。他把漢字的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時代,推動了當代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順利進行,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名人。福山假若不突出宣傳王懿榮,不充分利用王懿榮的名人品牌,就無法提高自身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讓世人了解、關注、支持和幫助福山發展。

目前,想借王懿榮提升自己的地方很多,煙台開發區已經開始利用王懿榮造勢。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為此,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福山區,隻有竭盡全力,捷足先登,盡快豎起王懿榮這麵旗幟,才不至於落伍,才能更好地打造“福山福文化”品牌。公園名稱缺少了“王懿榮”3個字,就等於人類缺少了脊梁,沒有多少價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