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瞻仰宗山抗英遺址(1 / 1)

西藏江孜縣城北有一座古城堡,這就是有名的“宗山堡”。離藏前夕,我們有幸目睹了她的芳容。

一進肥沃的江孜平原,氣勢雄偉的宗山很快映入眼簾。來到宗山堡下麵的抗英遺址大院,石砌拱橋和石欄下麵的河水緩緩流淌,幾個圓式花壇上的鬆柏格外青綠。西北是馳名於世的白居寺;南邊是鐵門;東西套有2米高的院牆;正北就是宗山,上麵的房舍雖早已倒塌,但新的建築和炮台依稀可見;院中央矗立著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

碑文記載:1903年,1400餘英軍侵入江孜地界。江孜人民為保衛國土,協助藏軍在宗山建立炮台,拿起土槍、大刀、梭標和弓箭抗擊英軍。次年5月的一個晚上,千餘軍民夜襲敵營,幾乎把英軍殲滅。接著英軍派重兵包圍了宗山。江孜軍民手拿低劣的火槍、大刀和石塊,堅守陣地,直至堡壘被敵軍大炮轟毀。山上守軍彈盡糧絕,飲水被敵軍切斷,他們就半夜吊繩下山,在汙潭中取水,甚至飲尿解渴,決不肯退讓半步。不幸,堡壘中的火藥庫被炮彈擊中爆炸。他們仍然就地抱起石頭,居高臨下,拚死抵抗,堅持了3天3夜,重創英軍。最後,寧死不屈的勇士們份份跳崖殉國。

讀罷碑文,電影《紅河穀》中一幕幕描敘江孜軍民抗英的波瀾壯闊和慘烈的畫卷不斷在腦海中湧現,使我們一行人不禁肅然起敬,不約而同地深深鞠了3個躬,以示哀悼。仰望炮台,旁邊褐紅色的岩石傲然挺立,如同英雄的鮮血透過;石縫中,長有紫穗花,好似遭受激烈炮火後,吸吮著英雄們的熱血,頑強地生根吐芽,綻開美麗的花朵,展示出無窮的生命力。

回首江孜城,比我所在的聶拉木縣城大出好幾倍,寬闊的大街、林立的店鋪,顯示出江孜的富饒美麗和繁榮昌盛。我想,侵略者的大炮雖能在此征服一時,卻永遠征服不了一世。江孜人民能在抗擊外敵入侵中留下可歌可泣的一頁,也必將在建設美好的家園中,書寫出更加光輝燦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