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雖然規模不大,人口不多,卻是西藏首府,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這不僅因為她有海拔3600多米的高度,主要在於曆史為她留下了無數文化遺跡和濃重的宗教氛圍。
拉薩,這一古老的名字來源於大昭寺的興建。1300年前,鬆讚幹布指揮千軍萬馬修堤築壩,挖渠引水,把這裏的淤泥塘變成了肥美的大草原。文成公主嫁來之後,令白羊背土,建成大昭寺,人們最初命名為“惹薩”,後譯成“邏些”,進而變成了“拉薩”。此後,這裏就被藏族人民稱為聖地了。
我曾幾次因買機票來到拉薩。進入市內,首先體會的大自然恩賜就是陽光。這裏日照時間每年長達3000多個小時,蔚藍色的天空下閃耀著寺廟金頂上放出的光芒,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譽為太陽城、日光城。其次,明媚的陽光所折射出來的是一種濃烈的曆史和宗教氣息。布達拉宮,是威嚴高貴的象征,過去許多政令於此而出,法事活動層出不窮,現在已成為世人首選的遊覽之地;羅布林卡,散發著幽靜、舒適、美麗、清逸的靈氣,過去是達賴和貴族常去的夏宮,如今已是拉薩市民休閑、玩樂和遊人觀光的理想之地;大昭寺及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構造了藏傳佛教的燦爛輝煌,彙聚著來自遙遠的朝聖人群;八角街,曾是古城中心,現在是店家、商販致富的市場,也是各族人民來此購買精致或古樸民族工藝品的樂園,依然保持著曆史原有的傳統,使你充分感受到這裏純正的民族風情。再是,拉薩河流經市區,絕大部分緩緩流入雅魯藏布江,極少部分滲入市郊大路北邊西端,把刻畫在岩石中的五顏六色的觀音菩薩像倒映在淺淺的河水中,尤顯多姿多彩。這些,都顯示了拉薩古城特有的風貌。
拉薩市雖然曆史悠久。但我來了幾次後卻有新城之感。特別是北京市、江蘇省對口支援以來,城變大了、新了,街變寬了、長了,樓變闊了、高了。古老建築修舊如舊、粉飾一新,新的規劃布局合理、付諸實施。大街小巷,現代化的酒店、賓館、商場、影劇院、科技館、博物館、醫院、學校和外貿、金融、電信、保險、房地產等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昂然矗立,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突現出宏偉高大的身軀,給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新的亮點。城中換上了新的水電暖供應設施和排水排汙管道,修建了若幹個廣場和公園、公廁,鋪上了質優的瀝青和大理石,新栽了各種樹木和花草。特別是城中增加的各種雕塑,風格獨特,特點鮮明。其中,兩頭銅製的碩大耗牛,百折不撓,奮勇爭先,令人駐足觀賞。走進機票出售處,售票大廳寬敞明亮,全由微機打印和查詢。步入布達拉宮廣場,有11個金龍組成的噴泉噴湧出30多米的銀柱,伴隨著陽光的照射,呈現出絢麗奪目的彩虹。來到北麵的龍王潭,一潭池水連著一個小島,四周林木茂盛,濃鬱蔥綠;鮮花開放,彩蝶紛飛。小島上的樓閣,鈴聲叮咚,清脆悅耳。少年兒童正在附近戲水劃船,爬梯蹦的,一片歡笑。各種新式車輛串街跑巷,川流不息,為古城拉薩帶來了青春與活力。
晚間,市內燈火通明。霓虹燈下,人們三三兩兩,說說笑笑,走進機關、學校,勤奮地學習和工作;步入寺廟殿堂,虔誠地磕頭祈願;走向賓館、飯店、歌廳、舞廳、網吧,盡情地享受著美好的時光。
古城拉薩之美,在於她的古老與現代、舊與新的相間協調和融合。尋尋覓覓中,透露出一分神秘,一分和諧,一分明朗和永存的誘惑。
(煙台日報連載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