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1 / 1)

琞國撤兵,兵士雖有怨氣,但,弘熙下旨大賞遠征之軍,眾兵士們方高高興興地返家回國。朝中大臣在端安太後暗中壓製下,也不敢再對此事多作非議。琞國開始籌辦迎親大典,而鶓國也得以從戰亂中抽身,無可奈何之下,唯有準備送十三公主遠嫁琞國。

鶓國寶月宮中,十三公主莫苦青依正在安靜地輕撥琴弦。既已保住鶓國,一切之事仿佛又已與她無關,要遠嫁之人仿佛並不是她。平靜的外表之下,卻藏埋著不欲被任何人看出來的某種隱密心思。

此時,門外太監吆喝道:“皇上駕到。”青依急忙站起身來,正準備迎駕,鶓國皇帝已快步走了進來,說道:“孩兒不必多禮,父王在遠處已聽到青依的琴聲,甚是憂婉壓抑,青依心中是否在為遠嫁之事煩心呢?都怪父王無能,竟連自己的愛女也保不住。”

青依忙說道:“父王切勿自責,一切都是青依惹的禍,自然該由青依來承擔這一切。戰亂多時,苦了百姓,也害鶓國傷了元氣,實為青依之罪過。隻要鶓國上下不責怪青依,青依就可安心了。”

鶓王伸手撫在青依的發絲上,說道:“你這孩兒竟瞞著父王,偷偷寫下那紙求降書,為了我們鶓國,孩兒你......唉,父王愧對你,也愧對鶓國。在這裏父王與你母妃最寵最愛就隻是你,隻怕去了琞國,他們上下都會為難於你,實為父王最憂心之事。”

青依忙安慰道:“父王與母妃就請放心吧,孩兒到了琞國定不會與別人爭寵起事端,隻安份地過日子,隻是孩兒以後不能再待奉在父王與母妃身邊,還望父王與母妃多多保重,孩兒也會照顧好自己的,不讓父王與母妃為孩兒擔心。”

鶓王歎了一口氣,看著這個才十五歲的小女兒絕美的臉龐。這孩子從少生性淡漠,仿佛世間一切皆不與她相關,總是平靜得如同一汪似有似無的湖水。

然而,誰也不知道,此刻,這一汪平靜的湖水,已悄悄地掀起了微微的漣漪。良久,鶓王方說道:“琞國那邊已定了下月初即過來迎親,父王會為青依備下最豐厚的嫁妝,斷不會讓琞國人看不起我們鶓國十三公主的。”

青依忙說道:“父王不必在意這些,一年多的戰事已令鶓國上下耗損了大量的物資與錢財,再為青依的婚事大肆鋪張浪費,實為不妥。還是把錢財留為重建家國吧,一切從簡即是最好的了,父王疼愛青依的心意,青依明白就行了。”

看著懂事的小女兒,鶓王一時感慨良多,不再言語,愁悶地轉身離去。仍佇立在原地的青依,默默地目送父親的身影,看似平靜的外表之下,那不欲為人知的漣漪,正在蕩漾不已。

美麗,於女子而言是福還是禍?隻因這份美麗,卻令得自己的國家無辜遭受戰亂之苦;隻因這份美麗,令得多少無辜的人失去了生命。而自己還要無可選擇地嫁予說不出是什麼感覺之人。這苦悶又能與誰說去?也許就隻能藏埋在心底的最深處,慢慢地獨自用此生喝完這一杯的苦酒。

時間一晃,已到了迎親之日。三月初九,琞國的迎親隊伍已浩浩蕩蕩地進入鶓國境內,排場之大令人歎為觀止。而鶓國皇帝卻應十三公主的要求,隻配備了簡單的嫁妝與人數極少的陪嫁宮女。

青依一改平日的青紗素妝,披上了大紅的嫁衣,依然平靜,依然沉默寡言地坐上琞國的鸞輿鳳駕,在親人們憂慮的眼神中離開了她的故土。然而,隻有她自己才知道,此去隻是空売一軀苟且偷生罷了,魂魄早已被沉埋在飄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