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闡明個性發展的問題時說過,這種發展的過程是通過掌握社會積累起來的經驗和精神財富來進行的。他著重指出,人對實物界的每一種態度都是“把人類現實據為己有。”因此,人發展的程度就是他占有“人類現實”的程度,也就是他掌握生產經驗、道德經驗、審美經驗和科學經驗的程度。社會上所有的一切都會成為個性發展的因素,這無非是因為人要掌握它,要把它變成自己的財產。
但是這種掌握過程,不是象用鏡子反映社會的影響那樣來進行的,而是要求人積極地進行活動,要求人具有獲得社會所有的生產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意誌。所以,作為個性的人的形成問題,是同他的積極性、同他積極參加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這個道理對教育學有特別重大的意義。環境、天賦素質和教育的形成的影響,隻有通過個性的積極活動,才能成為個性發展的因素。每個人在某些活動領域裏表現出的積極性比較高,他就會在這些方麵得到比較迅猛的發展。從直接的意義說,人要是沒有自身的積極性,是什麼習慣也“養成”不了,什麼本領都“鍛煉”不出來的。個性的任何新的形成物和品質,都是人自身努力的結果,都是人在社會生活、勞動或科學的有關領域內進行積極活動的結果。哲學家Г.С.巴梯謝夫很好地表達了關於人的積極活動在他發展中的作用的思想。他寫道:“不可能把人‘製作’、‘生產’、“塑造‘成為物件的產品,成為外界影響的消極成果,而隻能使他投身於活動,激發他自身的積極性。一定要使他親自經曆--同別人在一起--這種活動的過程,他才能具有這種(實質上是社會的、集體的)活動(勞動)賦予他的那種特性,等等。”在同樣的教育條件下,每個人的個性發展的特點及其廣度和深度,主要決定於他自身的努力,決定於他在學習活動、勞動或科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精力和工作能力,這些活動當然都在相應地修正著天賦的素質。這在很多場合正好解釋了如下的問題:包括學生在內的一些人,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生活和接受教育,受到的教育影響也大致相同,而發展卻不相同。
這種情況給我們引出了在教育學上極其重要的一些問題:究竟是什麼引起人的積極性而促使他進行活動的?如何解釋人經受的環境影響和教育影響大致相同而積極性卻不相同?
大體上應該這樣說,人的積極性和活動的性質無論如何是同外部的(環境的和教育的)影響有聯係的。這種聯係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個性對外部的影響可能采取積極的態度而“接受”它們,但也可能采取中立的態度,在其它情況下則采取消極的態度而“排斥”它們。說到底,人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形成某種內部的態度,顯示出他對待各種外部條件和影響的內部態度是有選擇的。人之所以表現出不同的積極性,正是因為這種”內部態度”不同。可見外部的影響是通過內部的態度而作用於個性的。蘇聯心理學家魯賓斯坦很好地說明了這個觀點。他指出,形成中的個性的發展,無論如何一切都由外部決定,但是個性發展中的任何東西都不能從外部條件直接培養出來。外因隻有通過人的內部領域,隻有以人的積極性為中介並在人的內部得到實現,才能形成個性。在這方麵需要理解的是,同樣的(甚至是肯定的)教育影響表現在學生的形成上可能不同。如果教師施加的教育影響碰到了學生內部的抗拒性,在這種情況下,抗拒性就會表現為“反麵的”積極性,學生就會沿著相反的道路發展。這也是又一次回答了上麵提出過的問題:有人會想,為什麼一些人所處的條件完全一樣,而發展和形成都不一樣,甚至方向都不一樣?
但既然對人的積極性和發展起著主要作用的是他們“內部態度”,是他對外部影響的態度,那麼,前麵作出的關於教育對人的形成但決定作用這個結論是否有根據呢?有根據。原因是這樣。問題在於,人的“內部態度”最後是在外部的(社會的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因此,對人的形成完全可以施加影響。這個意思就是可以控製個性發展的過程。問題的實質是需要了解個性積極性的內部的作用過程,了解哪些因素作用於個性,使個性形成對外部影響的態度。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的積極性的起因是他的需求。需求是人覺得需要即缺乏某種東西的那種感受。這種需要的感受,引起人的相應的欲望、意圖並促使他進行活動。馬克思指出,人如果不受到自己的這種需求的推動,他就什麼事也不動手,什麼事也做不起來。
需求,總的來說分為生物方麵的和精神方麵的兩類,前者是用維持人的機體生命活動有關的低級要求,後者體現著人的社會動機的高級需求。當然,社會的、精神方麵的需求的深度和廣度,對個性的發展有決定性的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精神需求的社會方向性和思想基礎對人的世界觀、觀點及其個性品質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的原因。如果我們想要學生在學習、勞動、社會政治活動和文化方麵的群眾性工作中得到發展和形成,我們就必須激發他們對掌握知識、勞動和社會政治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