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哪個孩子會洗臉(1 / 1)

有一個外族人想研究猶太人的生活和習俗,他讀了不少書,但始終不得其中的奧妙。最後他明白了,隻有讀懂猶太人的法典《塔木德》才能理解猶太人的一切。於是他去拜訪拉比,並表示了自己想學習《塔木德》的願望。

拉比說:“雖然你想研讀《塔木德》,但你現在還不具備翻閱《塔木德》的資格。”

“我想研讀《塔木德》,”這個人請求說,“至於有沒有資格,你不妨測驗一下。”

拉比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就向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有兩個男孩幫助家裏打掃煙囪,打掃完了,一個滿臉烏黑地從煙囪上跑下來,另外一個臉上卻沒有一點煙灰,那麼,你認為哪一個男孩會去洗臉呢?”

這個人回答說:“當然是那個臉髒的孩子去洗臉。”拉比卻冷冷地說:“由此可見你還沒有資格研讀《塔木德》這本書。”這個人馬上反問道:“那麼正確答案是什麼?”

“如果你讀了《塔木德》的話,也許就會得出正確的答案。”拉比接著說,“兩個男孩掃完煙囪後走下來,一個臉是幹淨的,一個臉是髒的。髒臉的男孩看到幹淨臉的男孩,就會認為自己的臉也是幹淨的。幹淨臉的男孩看到對方的髒臉後,會認為自己的臉也是髒的。”聽到這裏,那個人突然叫了起來:“我知道了。”然後,他要求拉比再測驗他一次。於是,拉比又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兩個孩子掃完煙囪走下來,一個臉是幹淨的,另一個臉是髒的。到底哪個孩子會去洗臉呢?由於這個人已經知道了答案,所以立刻回答說:“當然是臉幹淨的男孩會去洗臉。”

但是,拉比又冷冷地說:“你還是沒有資格讀《塔木德》。”

這個男子沮喪地問道:“那麼,《塔木德》上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解釋的呢?”

拉比回答說:“兩個男孩一起掃煙囪,而且又打掃的是同一個煙囪,不可能會有一個幹淨一個髒的道理。”

點評:

故事中的那個人聽了拉比的提示,最後回答說是臉幹淨的男孩會去洗臉,為什麼拉比說他還是沒有資格讀《塔木德》?

猶太人有兩個天性:一是懷疑,一是思考。他們總是以一種懷疑的眼光看待一切事情,不會受社會的既定成見的影響,自由地發揮他們的才能和想象力。即使他們處於僅占少數的劣勢,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因此他們在許多領域都可以獲得不同尋常的成就。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1.敢於懷疑,才能開闊思維,自由發揮想象力。

2.在思考問題時,權威的論斷以及既定成見的影響,往往束縛了我們的思維。

3.善於獨立思考的人,容易獲得成功。

哪裏有懷疑,哪裏就有真理——懷疑是真理的影子。——[英]菲·貝利

要獨立思考問題,不要人雲亦雲。——[美]愛默生

前人留下的腳印,並不是要後人踩著腳印亦步亦趨,而是啟示後人理當往哪一個方向邁進。——[英]希爾

懷疑是思維的動力。——[美]皮爾斯

我總以為那些過分地相信權威的人是人類中最蠢笨的一支。——[法]蓋埃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