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題解:
1898年,慈禧太後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並開始大肆搜捕和屠殺維新派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逃亡海外,譚嗣同拒絕親友勸告,不願逃亡,他說:“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功,中國變法而流血,請自嗣同始!”結果譚嗣同被捕入獄。這首詩是寫在獄中牆壁上的絕命詩。
句解: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望門投宿想到了東漢時的張儉,希望你們能像東漢時的杜根那樣,忍死求生,堅持鬥爭。“張儉”,東漢末年,張儉因彈劾宦官,反被誣為結黨營私,在困迫中逃亡,凡投宿的人家,都不怕牽連,樂於接待他。“思”,思慕的意思,指當時的人對張儉都很思慕。“杜根”,東漢時,杜根曾上書要求鄧太後把政治權交給安帝。太後大怒,命人把杜根裝入袋中摔死,執法者同情他,讓他逃過一劫。這裏是說明維新派與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鬥爭是正義的,康有為等逃亡是為了繼續維新改良的事業。“待”,指想救杜根的人,待其蘇醒。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來的同誌們,都是像昆侖山一樣的英雄好漢。“橫刀”,指劊子手將刀橫在脖子上。“向天笑”,表示一種是視死如歸的氣概。“去”,指離開人世,即自己刑場就義。“留”,指康有為等人通過逃亡等辦法,留在人世繼續鬥爭。
評解:
這首詩豪情齊天,動人心魄。前兩句借用典故,將康有為、梁啟超比喻為張儉、杜根,希望他們能忍辱負重,繼續未竟之業,堅持鬥爭。“我自橫刀向天笑”展現了詩人笑對死亡、視死如歸的衝天豪情。“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說自己不畏死亡,要將浩然正氣長留於天地之間。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浩然正氣和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