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摘要:結合中央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五年來實踐經驗,提出東北高職改革發展的5個基本方向:一是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迫切需要東北高等職業教育重構專業結構與布局;二是東北地區全麵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迫切需要東北高等職業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三是東北地區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迫切需要東北高等職業教育增強服務社會能力;四是東北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迫切需要東北高等職業教育建立協調合作機製;五是東北地區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迫切需要東北高等職業教育推進體製機製創新。
關鍵詞:東北地區;高等職業教育;體製機製創新
2009年9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幹意見》(國發〔2009〕33號)。《意見》在全麵總結中央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五年來實踐經驗基礎上,針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全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充實了振興戰略的內涵,提出了新的政策措施,使東北振興的路線更加清晰,藍圖更加宏闊。基於前期“做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子課題《東北地區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改革與創新案例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結合對《意見》的學習,本文就東北高職改革發展的基本方向作出如下判斷。
一、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迫切需要東北高等職業教育重構專業結構與布局
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係,是《意見》確立的首要目標。核心任務是做優做強支柱產業,積極培育潛力型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關鍵是將裝備製造業、船舶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醫藥製造業、軍品製造業、鋼鐵工業、石化工業、光機電一體化製造業、軟件業與農產品深加工業等一批具有比較優勢製造業發展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製造業群。重要方式是實現產業集群發展,包括支持沈陽鐵西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裝備製造業發展示範區和大連“兩區一帶”等裝備製造業集聚區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推進內蒙古東部地區能源重化工基地、黑龍江東部煤電化工基地和遼西北煤化基地建設,提高資源轉化利用水平;充分發揮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和通化等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導產業和產業集群;加快長春汽車產業園區和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發展;創建大連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靜脈產業類)等。
麵對這樣的戰略部署,東北高職教育在專業結構和布局上的不適應非常突出。據2008年的統計,吉林省高職高專院校與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重點發展的汽車、化工、光電子、中藥材、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相關或相近的專業數量占總專業數量的比例不到10%,人才培養總量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
以汽車專業為例,對吉林省汽車產業2008年、2009年、2010年高職人才的需求總量進行預測,分別為3200、3900、4700人,而吉林省高職院校這三年每年培養的汽車專業類人數基本穩定在2000人左右,招生能力已經飽和。遼寧高職高專設置專業點數量前三位的專業為財經類(263個)、文化教育類(239個)、電子信息類(226個),相對於全省以機床和軸承為代表的基礎類裝備、以石化設備和重型礦山設備及輸變電設備為代表的重大工程專用裝備、以船舶和汽車及機車為代表的交通運輸類裝備、以新型潛水器和新型航空器為代表的現代軍事裝備、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高技術裝備等製造業的大規模發展需求,財經類、管理類和文化教育類的畢業生出現了嚴重過剩的現象。
從專業布局看,東北三省高職院校的相關專業在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哈大齊工業走廊和長吉圖經濟區等重點產業集聚區的集中度和融合度不高。比較典型的是,吉林的高職院校主要分部在中部的長春和西部地區,而東部地區僅有1所,位於長吉圖經濟帶東端的通化和延邊兩個地級市尚未建立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