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新桂係篇(36)(1 / 3)

另外,李宗仁本著閑著也是閑著的原則,這段時間也跟各方麵的政客都有來往,在位的,不在位的,得意的,失意的,甭管誰,凡是到北平來的,一律款待,偶爾他自己去趟天津,也會抽空去會會那些在野的北洋老政客,好些人雖然不能給李宗仁帶來什麼實際利益,但李宗仁也不需要啥實際利益,圖的就是個名兒。而且,李宗仁也特別注意跟美國方麵的關係,早在抗戰之時,他就跟史迪威混得很熟,後來史迪威跟蔣介石鬧得很僵,但跟李宗仁關係卻一直不錯,而在北平行轅主任的任上,他通過甘介侯的關係,也打通了外交通道。1947年,二戰時曾任美國駐中國戰區總司令的魏得邁奉美國總統之命來華,就在南京拜訪過蔣介石後,特地跑了趟北平,見了見李宗仁,回國後將蔣介石罵得狗血淋頭,而對李宗仁,卻頗有好感。如此這般,李宗仁的國際觀感也建立起來了。

因此,李宗仁此次對副總統的位置,可以說是誌在必得,他認為以他的資曆、抗戰以來積累的名望、這些年裏積累的人脈,誰能與他爭鋒?但是,李宗仁剛透出要參選的風聲,黃劭竑、黃旭初(此公在黃劭竑出走後擔任廣西省主席,是新桂係中後期的重要人物)和白崇禧就紛紛過來勸架了,要他打消這個主意。李宗仁分析,說此次他要參選,必然要跟蔣介石有摩擦,如果他一意孤行,蔣介石對他沒辦法,但桂係的同仁們難免就有池魚之殃了。說實在的,副總統沒有實權,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桂係要角們當然勸李宗仁不要參選,真是太閑了,可以考慮選個監察院長,也省得跟蔣介石治氣。李宗仁態度很堅定,說他就非副總統不選了,還給飛過來勸說的黃劭竑分析,說第一我肯定能選上,第二蔣介石一定會完蛋,到時候我這個副總統的橡皮圖章就硬了,還有個位子跟中共討價還價,第三北平快完了,我也不能當俘虜不是?黃劭竑一看老大態度如此堅定,分析得也有道理,沒法子,硬著頭皮幫他幹了。

在解決了內部問題之後,初時的情形如李宗仁所料,一切盡在掌握:廣西、安徽是鐵票,不用說;北平在他的多年經營下,各方政要和胡適等知識分子也表示擁戴;在湖北,當年桂係要角胡宗鐸和陶鈞就是湖北人,如今雖然沒權,但在湖北的影響力也很可觀;上海方麵銀行界司法界乃至幫會也有好些支持李宗仁的;而白崇禧以回教協會會長的身份幫助他在西北馬家軍這批人那裏贏了不少票;甚至考試院院長蔣介石把兄弟戴季陶也在收了李宗仁好處後,拿人手短,表示支持;而美國各方也對李宗仁頗多好感;此外,李宗仁還特地知會蔣介石,問他有沒有意見,蔣介石當然一開始不能自己抽自己耳光,當然也不好說什麼。如此這般之後,李宗仁在1948年3月22日,帶著老婆郭德潔和競選班子一塊兒,從北平飛到上海,次日正式對外宣布自己將參加副總統競選。

要照這情況發展下去,副總統競選就會跟總統競選一樣失去懸念,當時媒體也基本認為李宗仁將要獲選,但是,在國民黨辦的這場政治秀裏頭,李宗仁這個呼聲最高的副總統候選人說實在並不是主秀,如今倒好,蔣介石這個主秀沒人理睬,反倒是個理論上有職無權的副總統候選人搶走了所有風頭,那蔣介石能樂意嗎?其實蔣介石也知道李宗仁參選的這個副總統是個空殼子,隻要總統不出啥問題,副總統就是個擺設,但是,參選之後李宗仁所表現出的政治影響力著實讓蔣介石很不爽,蔣介石也不願看到這個黨內最大對手比他受歡迎,因此,甭管副總統到底是個什麼職位,蔣介石都非得插一手不可。

4月初,蔣介石在主持國民黨執委會臨時會議的時候一改往日自由參選的口徑,說國民黨內的參選代表要經黨提名,李宗仁當然立即聽出了弦外之音,提出申明,說都要行憲了,怎麼還要什麼事都由黨包辦呢?在李宗仁強烈反對下,蔣介石此計未成。4月12日,蔣介石在總理紀念周上大放厥詞,指桑罵槐,說黨內有些人不聽約束,說當年總理在二次革命兵敗就是被這些人給攪和的,我們要以此為鑒,蔣介石說的所謂不聽約束的人是誰呢?不用說,當然是李宗仁了。再然後,蔣介石幹脆也不管臉麵不臉麵了,直接把李宗仁叫過來,要正麵攤牌了。這次攤牌的主題想必大家不用猜就知道了,無非是蔣介石叫李宗仁退出競選,並威脅他說沒有我老蔣,你成不了,然後李宗仁反駁,什麼箭在弦上啦,什麼你不能出爾反爾啦,什麼我一定能成功啦,最後就是兩個字——談崩。蔣介石既然打算出手,那副總統競選自然重新恢複了懸念,究竟鹿死誰手呢?

黑馬/醜聞/退選

自4月以來,蔣介石針對李宗仁參選副總統這事,明裏暗裏施加壓力,想要讓李宗仁知難而退,結果,李宗仁還真就跟蔣介石卯足了勁,不久前的那次麵談就火藥味十足,就差沒打起來,李宗仁態度如此強硬,想要讓他退選是不可能了,A方案不行,那就實施B方案——設法讓李宗仁敗選。要讓李宗仁敗選,就得有能讓他敗選的人物,而在如今的候選人中,程潛資格最老,但自民國以來鮮有亮點,聲望反不如後輩李宗仁,更關鍵的是,程潛跟蔣介石關係之壞盡人皆知,而以程潛的脾性,就算注定會輸也斷然不會與蔣介石合作;而於右任雖頗有清譽,但硬實力卻遠為不足,更加不可能對李宗仁造成威脅;至於莫德惠、徐傅霖這樣的黨外人士,基本也就是打打醬油;顯然,蔣介石靠著這些人動搖不了李宗仁的地位,那唯一的辦法也就隻能是另起爐灶了,而他看中的則是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