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第二輪選舉開始,由於敝眷藍妮事件造成的轟動,孫科聲勢大挫,未能如願占得鼇頭,當然了,蔣介石的政治運作也非同小可,李宗仁同樣不能將孫科一棍打死,出票結果是:李宗仁得1163票仍居榜首;孫科得945票位居第二;程潛得616票居末位。李宗仁盡管占有一定優勢,但這點優勢還不足以讓其順利當選,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局勢發展到這階段,當然各方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一個有職無權的副總統由於牽涉到了蔣李之爭,莫名其妙成了香餑餑,而此時局內人倒還尚可,不爭饅頭爭口氣的蔣介石可是坐不住了。
當日下午,蔣介石召見賀衷寒和袁守謙,要他們繼續活動,把為程潛爭取來的選票轉給孫科,為此,賀衷寒和袁守謙極為不爽,你說人費了半天勁照蔣介石說的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幫程潛搞來點票,如今蔣介石想一出是一出,又要他們讓這些爭取來的代表改弦更張,這他娘以為是買青菜呢?想到哪家買就到哪家買?蔣介石壓根沒把他們當人看啊!賀衷寒和袁守謙破天荒地沒給校長麵子,蔣介石一想也是實情,心一橫,又去勸程潛,讓他放棄競選,將選票全部轉給孫科,還說由他來補償此次競選的損失。蔣介石本以為這是筆雙贏的買賣,反正程潛也沒啥大戲,順著他的意思辦也好歹贏回票價,想著程潛識時務的話,應該差不多了,但是,蔣介石可是看錯了人嘍。程潛是個什麼樣兒的人?晚清就造反幹革命的主兒,那叫爺們,此公自打跟蔣介石在北伐中結下梁子以來,關係就沒緩和過,此次程潛也知道自己沒戲,但就是看不慣蔣介石那嘴臉,老子輸也輸得像個爺們,想要老子轉票——沒門!為了表明其不願妥協的強硬姿態,程潛居然在當日晚上就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明原委,宣布退選。
從孫科以黑馬姿態突然殺出,到《救國日報》的敝眷藍妮事件,再到如今程潛因不願改投而宣布退選,這出戲是漸入佳境了,而李宗仁又該怎麼辦呢?
贏就是贏
程潛這一退選,國民黨這出政治秀算是快要高潮了,媒體記者當然不亦樂乎,成天都有猛料,但是當事者可就沒這麼樂嗬了,比如李宗仁就有些不知所措。不知所措的李宗仁趕緊把大夥召集起來連夜開會,討論在程潛退選之後,他應該怎麼辦。眼下的局勢微妙得很,而其中的關鍵問題就是誰都說不準那些原先支持程潛的代表此時會作何抉擇,這500多號人,誰的手稍微抖一下,說不好就能要了李宗仁的命。如果李宗仁不管三七二十一,低著頭繼續往前衝,當然有很大的可能提前觸線,但是,同樣也有很大的可能墜入深淵,這筆賬不要說李宗仁算不清,就是大羅金仙,我敢說也一樣算不清。那李宗仁該怎麼辦?
此時黃劭竑救了李宗仁,他提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案——同樣退選。黃劭竑的理由是,李宗仁這一退選,那選他的一眾代表就可以不去參加決選,大家想,李宗仁手裏頭的代表怎麼也是一千多號人呢,這些人要是一退出,國大會議還怎麼收場?蔣介石和孫科要怎麼收場?黃劭竑這招以退為進實在是妙,妙就妙在把李宗仁麵臨的尷尬推給了蔣介石和孫科,他明白行憲說到底是場秀,而且是為了博彩頭、賺眼球的秀,蔣介石這個策劃就算再怎麼希望李宗仁玩完,他也不能自個把這出秀搞砸了。
不過,李宗仁似乎一時還沒轉過這個彎來,他對這個提議心存疑慮,說白了就是當局者迷,他的意思是,決戰還沒打響就主動退出,那不相當於主動認輸嗎?都認輸了還能有戲唱嗎?說到底,李宗仁沒把這場政治秀中蔣介石的角色弄清楚,他突出了蔣介石演員的角色,卻忽略了其策劃的角色,他認為作為演員的蔣介石必然要不惜一切代價把他搞垮,但是他沒想到,作為策劃的蔣介石同樣也要考慮到這場秀的品質。說穿了,蔣介石雖然一心要把孫科扶上台,但他同樣不希望孫科是在一片嘩然中上的台。
針對李宗仁的不解,黃劭竑給他解釋,說“就是打仗,有時也要退一下,才能反攻勝利……打文仗也是一樣。你同人家搶副總統這把交椅,你若死抱著不放,手腳被人家封住了,有本事也施展不出來,最後交椅仍然被人家搶去。現在的情形就是這樣。你暫時放手,等他撲個空,然後反撲過去,打倒他們,這把椅子就有可能搶到手……”黃劭竑這個解釋真可謂是精彩絕倫,他抓住了競選的核心問題——主動權,而他說了那麼多,也無非是告訴李宗仁,如今主動權不在你手裏,而隻有退選才能讓你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