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墓遺嬰
收工的哨子吹響時,已經是月亮都半截了。楊金發隨著臭烘烘的人群一溜小跑,鄭重其事的領回了屬於自己的窩窩頭,盤坐在窩棚外,借著天光,忍住口水,擦了又擦窩頭,看見別人不注意,順利塞進包裹。來林場已經五天了,四天的窩窩頭都讓自己吃了,想想家裏的婆娘還有閨女,不知道這些天是怎麼熬下來的,楊金發心裏一陣的著急。不能再拖了,就今晚,拿到東西就走,這個窩窩頭省給她們吃。月亮爬上樹梢的時候,楊金發起了身,悄悄地從窩棚拿了包裹,借著月光的掩護,繞開睡得鼾聲震天的警衛,沿著白天勘察的路線躲過部隊的巡邏,小心翼翼的到達目標位置。反身從包裹裏取出一堆零件,麻利的套在一起,一個旋風鏟就好了。輕巧的撥開地麵的石頭,飛快的開挖。一袋煙的功夫就沒了人影,順利的進入地下,卻不見有星點的泥土從洞裏翻出。若是旁邊這會兒有懂行的,一定會忍不住誇一句,好一個淘沙的。
不錯,楊金發就是個淘沙的,也就是盜墓賊。盜墓這個職業說起來起源遠遠可超過了許多後世的行當,春秋時就可以算起了。一個行業一久,產生文化就是順理成章的事。綿綿的曆史進程,一半的文明在地上的金戈鐵馬,爾虞我詐中,而另一半就算在地下奢華富麗的冥宮中。盜墓賊便可自詡為地上地下之間文明的使者,至於富可敵國的財富,便算是路費了。這套奇怪卻正確的理論是楊金發的師傅教給他的,一輩子信為至理名言。他本不叫金發,也是揚州富貴人家的後裔,。但奈何生錯了年代,人說,寧為盛世狗,不為亂世主,便說的是他。小時候家道昌盛,父親老來得獨子,起名寶兒,常常舉著楊寶兒誇耀,你就這是全揚州的寶兒。不久軍閥混戰,土匪橫行,一夜之間朝廷沒了,辮子沒了,又一夜之間,萬貫家財付之一炬還連累了父親一條性命。八歲的楊寶兒帶著瞎眼的二娘一路乞討,跟著難民逃荒。經過長沙地界,走投無路時,遇見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端坐在門口,指著楊寶兒,笑著向身後簇擁的人道“他便是是我的第十三個徒兒了”所有人便迎上來,老的少的,醜的俊的,搶著施禮。師傅姓蔡,長沙人稱蔡一指。稀裏糊塗拜了師,便改名叫了楊十三。亂世遇貴人,師傅不僅給他飯吃,還給他瞎眼的二娘飯吃,眼睛是治不好了。九歲時傳他手藝,教的是尋龍點穴,望聞問切,學的是秦嶺漢岥,唐玉宋瓷。期間也是聽聞自己這個傳奇的師傅怎麼了傳奇。比如說,曾經與人過水田,一指向田道“這裏風水寶地,下麵必有大墓,得了,分我一些就好”。時人不信,與他做賭,一塊狗頭金起價。後來夜裏起墓,果然得財寶不計其數等等。
楊十三十歲跟著師傅師兄第一次下了土,師傅手把手教他機關暗門,讓眾人羨慕不已,紛紛猜測他們師徒關係。楊十三也是伶俐乖巧,十九歲出師,一身本事不弱師傅。但蔡一指嚴定他下土的次數,每一次都需要經他同意才能行事,以至於師兄們夜盜三,日取二的時候,他隻下過總共十二座。有一夜月明星稀師徒說起此事,楊十三滿腹疑問,師傅笑著道:“你的名字是天注定的,所以你一輩子隻能下十二座坑,第十三座便是你的葬身之地了。”少年人盛氣淩人,楊十三頂了一句:“師傅,那你算出你該如何終了了嗎?”“善終”笑答。楊十三雖半信半疑,但不敢莽撞,於是恪守此言,經營師門生意,倒也自在體麵。不久共和國成立,四萬萬人額手相慶,但不想一時失察,出了鬼崽,蔡一指被以盜墓賊的罪名入獄,不久槍決。眾位師兄弟倉皇四逃,楊十三偷偷給老頭收了屍,草草埋葬,一邊嚎啕大哭,一邊大罵狗屁的善終沿路向北,找了個山村,拿出積蓄取了媳婦,有了閨女,打算就這樣做一輩子凡人算了。沒想到還是被逼回了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