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今天何天賜貌似心情不錯,並不打算深究贏生打架的事,他緩緩的說道:“兒子,今天書看的怎樣,有沒有疑問?有的話快說,如果沒有的話,爸爸就去做飯了。”贏生回憶了一下剛才的內容,搖了搖頭說,“沒有,不過我想觀測一下恒星的形成過程。”
“嗯,好的,去後院看吧,不過現在還是白天觀測條件沒有那麼好,當娛樂看看還可以,要是做研究就不行了。”何天賜認真的說,學術研究要求的條件更多、更繁雜,同時更要求準確,否則就會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贏生應了一聲就跑去後院了,今天難得爸爸讓他自己單獨觀測天體,這架老舊的望遠鏡,是爸爸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弄到的,這當中的艱辛和低聲下氣也隻有何天賜自己最懂,因此爸爸是倍加愛惜。贏生隻知道在弄望遠鏡的幾天,爸爸的眉頭一直是皺的。一個小孩子沒有什麼能力,隻能在那幾天安靜點,不惹爸爸生氣。
贏生檢查了設備,對光學**係統進行了一些修正、調校。他想觀測一下恒星形成過程前的星雲狀態和大質量恒星的死亡。很快贏生就把今天的第一個目標鎖定了,平時在父親的陪同下他也有過觀測的記錄,因此快速的鎖定蟹狀星雲所在區域也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位於泰坦星16500光年外的一個蟹狀星雲。它是個超新星殘骸,源於一次超新星爆炸。在一個星係中,超新星是罕見的天象,但在星係世界內,以現今的水平每年總能觀測到幾千個,甚至運氣好能觀測到上萬個。
贏生很快的就進入了狀態,他通過望遠鏡上的小型紅外觀測儀,采用調製技術抑製背景幹擾,想提高觀測的分辨率,但是由於贏生所在區域就不是一個好的紅外觀測區,因此他隻是依靠紅外來分析蟹狀星雲所含的大體成分是什麼,。就他觀測的結果,蟹狀星雲大小:8.8光年×12.8光年。質量:中心星0.5~1.5個太陽質量,電離氣體0.6~3個太陽質量,中性氣體可能1.5~幾個太陽質量,總質量2~3個太陽質量或3.98~5.97×10的27次方噸。贏生在重新計算了以前的數據,並進行了修正,總結了之前的觀測時的不足。
隨後,贏生對獵戶座大星雲進行了觀測,這個星雲自從人類脫離地心引力以後就一直被廣泛的關注。獵戶座星雲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天體,那裏不但有許多年輕的恒星,而且還有許多星前天體。
在獵戶座星雲中還有非常罕見的褐矮星,褐矮星是構成類似恒星,但質量不夠大,不足以在核心點燃聚變反應的氣態天體。這個遙遠的星雲是宇宙天文的奇觀,眾多的恒星在這裏誕生,嬰兒狀的恒星,對人類更好的理解星體有著巨大貢獻和推動作用。
星雲的物質密度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氫。根據理論推算,星雲的密度超過一定的限度,就要在引力作用下收縮,體積變小,逐漸聚集成團。一般認為恒星就是星雲在運動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收縮、聚集、演化而成的。恒星形成以後,又可以大量拋射物質到星際空間,成為星雲的一部分原材料。所以,恒星與星雲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恒星也有自己的生命史,它們從誕生、成長到衰老,最終走向死亡。它們大小不同,色彩各異,演化的曆程也不盡相同。恒星與生命的聯係不僅表現在它提供了光和熱。實際上構成行星和生命物質的重原子就是在某些恒星生命結束時發生的爆發過程中創造出來的。
經過一番觀測,贏生也有點疲倦了,對於身體贏生可以說是天然的儲能機器,但是腦力上,他還是有極限的。特別是天文學這種需要全身心投入,需要大量計算的學科,而且贏生家沒有一台優秀的計算機,所以一個星雲的計算難度可想而知。贏生漸漸的陷入了熟睡,此時何天賜做好飯正走過來要叫贏生去吃飯。看到贏生的模樣,他便徑直走到望遠鏡前,翻看贏生剛才觀測和計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