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重生(1 / 3)

“姓薑?你這老頭在胡說些什麼,我父親卓玉貴,原本是生活在蘄封山下不錯,可惜母親早年誤入山林,從此失去聯係,這些自幼便是知曉的,你不要拿這些鬼話來哄騙我們,今天這事,怎麼處置,文斌哥說了算,你也不用跟我套近乎。”卓雄義正詞嚴地說道。

花白胡子也不生氣,繼續說道:“孩子,你聽我說完吧。這蘄封山自古以來就以其四周懸崖絕壁,終年雲霧繚繞不見其身的奇特模樣,隱藏在巴蜀之地的崇山峻嶺之中。隻有在極為特殊的日子裏,才能清晰地望見它那雄偉輪廓,也就是隻有在那樣的日子裏村子裏的井水才會化為龍形噴湧而出。”

“我們這個族群,世代居住於此,乃是最正統的黃帝後裔,主要由兩大姓氏構成,一個就是你現在的姓——卓!另外一個則是你本來的姓——薑!”

“祖宗於幾千年前便發現此處盛產銅,因此青銅冶煉之術,那時相當發達,想必你們一路見過的也不少了。”

“而我,是上一代的族長,你是這一代的族長,可是我們族人,包括你的親生父母在內,已經全部都不在了。我不知道你那個姓卓的父親是怎樣告訴你事情真相的,今天我也不再隱瞞你什麼。”

“我們族人以采藥為生,一直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目的就是為了守護這兒的一個秘密。當年,卓玉貴私自外出販賣草藥,原本就犯了族內大忌,可他不知悔改,反而帶了外人進村,並且是一隊懷著狼子野心的日本人。”

“日本人?”超子插了一句。查文斌讓超子別說話,示意花白胡子繼續。

花白胡子便又繼續說道:“不錯,是一群日本人,他們不知從哪裏得知蘄封山中秘密的存在,便以花言巧語哄騙卓玉貴,卓玉貴因為貪圖錢財,才給這以後的禍根埋下了伏筆。那日,你奶奶身體欠佳,我便隻身一人進山采藥,留下族中事物交由你的父親打理。你的父親本就是個好客憨厚之人,雖知外人進村已犯下大錯,但依然本著我族熱情的傳統,殺雞宰豬,好酒好肉地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招待他們。當日他們提出要你父親做向導帶他們進山,被你父親一口回絕了,因為祖上有立下規矩,但凡我族,終生不能進山,也不能讓別人進山!”

“那些惡毒的外人,反而在食物中下毒,除了進村采藥的我和養你長大的卓玉貴,以及被人塞進地窖的你之外,連同你父母在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少無一人能幸免他們的屠刀。”

“他們做下傷天害理的事後,先是在村裏大肆搜羅了一番,沒得手,他們又進山尋寶。等我下山時,村子裏已是血流成河,唯獨不見卓玉貴和還在繈褓中的你。”

“我追出山來,苦苦尋覓,終於在紫坪鋪,也就是卓玉貴現在的家中發現你們兩人。卓玉貴生平貪財膽小,沒有殺人的膽子,為了追蹤線索不打草驚蛇,我便再次潛回村中。一直到不久後,老王他們到來。而你,一直生活在卓玉貴的身邊,從你開始走路,到後來讀書、當兵,你的每一件事我都看在眼裏。每隔一段時間我便下山去偷偷看你幾眼,這麼些年我雖然沒養過你,卻是看著你長大的。我要說的都說完了,剩下的老王你繼續說吧。”

聽了這番話,在場的眾人都愣住了,而其中最難以接受的恐怕就是卓雄了,轉眼間養育自己二十幾年的“父親”竟是出賣族人、間接害死親人的凶手,而自己卻還渾然不知地想給他養老,換作任何人都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卓雄漲紅著臉,他不想這一切是真實的,雖然卓老漢是有些貪財,但對他可以說是照顧得無微不至:“你有什麼證據來說明這些,不要妄圖來誣蔑他!”

“啪!”花白胡子突然一個巴掌甩在卓雄臉上,瞬間留下五道慘白的手指印。花白胡子吼道:“不肖子孫,你還不給我跪下!”他一下扯開自己的上衣,瘦骨嶙峋的胸口上一條帶著翅膀的紅色小龍精致而完美地盤旋在胸口。

“應龍!”查文斌失聲叫道。

“不錯!”查文斌果然有見識。“孩子,脫掉你的衣服吧!好好看看自己的胸口!”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呆立在原地的卓雄,他茫然,他疑惑,他難受,他接受不了!

“啊!”卓雄仰天一聲長嘯,在這穀底久久回蕩不去。“嘶啦”一聲,他的上衣也被拉開,一模一樣的位置,一條一模一樣的紅色小龍,連那對翅膀張開的角度都是一致的!

“撲通”一聲,卓雄雙膝跪地,淚如雨下,這個一直以憨厚形象示人,甚至經常被超子捉弄的七尺漢子終於再也忍不住了。他知道這文身隻有在激動的時候才會顯現,小時候他一直很害怕這東西,讀書的時候每次激烈運動過後,這條紅色小龍就會出現。以至於他從小就不打赤膊,這個秘密一直被卓雄深藏在心底,甚至連卓玉貴都不知道。後來當兵去了西藏,他曾經在高原上遇到一個喇嘛,那個喇嘛也有著類似的文身。喇嘛告訴他這是一種遠古的圖騰,在人出生之時,用初生的鴿子血文上,隻有在身體有特殊反應的時候才會顯現。他也問過那個喇嘛圖騰的含義,可喇嘛念著經文不再回答,卓雄也隻好作罷了。而如今的情況讓他不得不相信花白胡子的話。

花白胡子此刻也是老淚縱橫。親人相認,那種普天之下最至親的感情,讓查文斌想起了女兒,讓何毅超想起了母親,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了。花白胡子顫抖地撫摸著他的頭發,說道:“起來吧,孩子。不是爺爺不要你,是爺爺要為全村的人報仇啊,如今咱們爺孫倆終於團聚了,也該為死去的親人們做點事了。”

卓雄緊緊捏著拳頭,骨骼發出“咯咯”之聲,許久憋出兩個字:“是誰?”

“你先起來,剩下的聽老王說吧。”花白胡子扶起自己的愛孫,示意老王繼續講下去。

老王點點頭,說道:“當年,組織上成立了那個小組,在得知被滅村之後,緊急入駐,一邊調查事情的真相,一邊搜尋那些遠古的傳說。一開始薑兄以為我們也是壞人,還險些發生衝突,幾番交涉過後,才明白我們的來意。”

“據說此地的曆史大約有四千年,族人在世代敬奉‘青衣神’的同時,也一直在守護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扶桑’神樹!”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穀,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海內十洲記·帶洲》: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

“《太平禦覽》卷九五五引舊題郭璞所著的《玄中記》中記載: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

“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寫過《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將欲倚劍天外,掛弓扶桑。”

“這些傳記和文人留下的記載中都提到了同樣一件東西,那便是扶桑。那什麼是扶桑?它是我們漢族神話中的靈地,傳說中的扶桑樹是由兩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樹組成。原本共有十個樹枝,每個樹枝上都棲息著一隻神鳥金烏,金烏是一種長著三隻足的烏鴉,太陽之靈,是太陽女神羲的兒子。這棵大樹,就是金烏乘坐馬車升起的地方,象征著日出和日落,扶桑樹也是神界、人間、冥界的連通大門,各路人馬都是通過這兒來往於三界之中。所以那個時代,成仙之人比比皆是。”

“也是因為金烏十分頑劣,一日十隻金烏駕車升起之後,便不願再落地,烤得人間一片荒蕪,民不聊生!而那些諸如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乘機外出禍害人間,一片生靈塗炭。後來漢族有位英雄叫作後羿,力大無窮,射術十分了得,便站在這扶桑神樹之上,搭弓射箭,一口氣接連射落九隻金烏,也就是九個太陽。當他準備再射一日之時,用力過猛,一腳踩斷了其中一根樹枝,從此人神冥三界便失去了這唯一的大門,三界這才難以聯絡,這也就是後來近三千年鮮有神話產生的原因。”

“日本人本是徐福東渡後留下的漢族後裔,對扶桑神樹極為崇拜,久而久之就以扶桑人自居,又把那富士山視為神靈,看作是扶桑神樹的象征加以膜拜。根據我們掌握的線索,被後羿踩斷的那一根樹枝極有可能已經落入了他們手中,這群日本人妄圖找到扶桑神樹的原型,把神樹還原,重新開啟三界之門,而這件事已經涉及很多層麵。我們小組被命令要找到神樹的下落,可這畢竟是傳說而已,一直等我們到了蘄封山,才發現這些傳說原來真的極有可能是存在的!”

“那你們把我弄來的用意呢?”查文斌依舊好脾氣地問道。

“查兄弟,你且聽我繼續說來。”老王繼續說道,“等我們進山之後,發現此處有著極強的磁場,現代化儀器在這裏根本無用,隻能憑借經驗和有限的風水知識,但那蘄封山終年雲霧繚繞,旁人進不得半分。就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那群日本人的首領望月找到了卓玉貴,並且像是受了重傷,我們以此為線索繼續追查下去,才得知那支隊伍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他一人回國。望月回國後的一係列舉動都在秘密監控之中,我們得知他開始棄武從道,便開始懷疑這裏的風水布局,就請了一些道家人士來看,都說像是,卻沒人能破解,組織上也曾派人進山調查,無一例外地全部失蹤。”

“後來望月的孫子望月一木又卷土重來,畢竟他的祖父是唯一一個活著出山的人,或許他知道得比我們更多,而且這小子一直在尋找一些道家人士,這更加深了我們的懷疑,最終根據村中的蛛絲馬跡和薑兄的族內故事,我們推斷出,此處的建造者乃是一個精通神鬼之術和道家精髓的高人,並且根據薑兄所述,這兒埋葬著巴蜀的幾位先人,蜀王蠶叢和蜀王魚鳧!事實證明,曆朝曆代一直有人在此地尋找,並且先後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線索!”

查文斌摸著手中的那枚大印,思索著說道:“你的意思是這兒很早就被人光顧過了?”

老王說道:“不錯,現在我們懷疑曆史上對於這個扶桑神樹蹤跡的追查從未停止過,並且一直延續到了現代。其中最為有名的那個人便是唐朝時期的大詩人李白!李白外號酒仙,一直以風雅灑脫聞名千古。但仔細分析,這人雖然嘲笑當時的朝廷,並以遊天下山川美景為樂,足跡遍及五湖四海,但他本人出身於巴蜀之地,曾經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蜀道難》。正是這篇文章讓我們推斷出他曾經就到過蘄封山,並且極有可能還進山探尋了一番,至於發現的結果,應該是一無所獲。”

“這篇《蜀道難》,全文共294個字,文中諸多的畫麵此隱彼現,無論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絕壁之險,都被描述得活靈活現!”

“詩歌之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麵,這豈不就是我們站在村口駐紮過夜的地方眺望到的景象?爾後,隨之而來的是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聲響,這些查兄弟一路過來想必也不陌生吧。至於‘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的描述,從六龍回日之九重雲霄到衝波逆折之百丈深淵這一段,長蛇我們已經遇到了,而‘六龍回日’也是一個神話故事,說的是太陽之神羲和駕著六條龍每天早晨從扶桑西馳,這裏描述的不正是扶桑神樹的傳說嗎?”

“李白一生縱情山水,極有可能就是在尋找這些蛛絲馬跡,並最終定格在了現今的蘄封山!這個結果必定是失敗了,但是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線索。‘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也告訴了我們,此番行進必定凶險萬分。”

“至於薑兄的巴蜀先人,現在也基本可以推斷出是李白詩中描述的那段‘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蠶叢乃是古代巴蜀的第一位王,《蜀王本紀》記載說,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

“也就是說統治整個古巴蜀的總計有三位王,分別是蠶叢、柏灌和魚鳧,這些人都擁有超長的壽命,每個人都活了幾百歲,最後死後成神,而那些子民在隨著王仙去之後,也都跟著一塊兒殉葬了。”

“關於這段僅有的史料記載,組織上派出史學專家和考古專家研究後最終得出了這麼一段曆史:上古時期,西南的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的古羌族支派,大約在三千五百年前,他們開始向東進入平原,與土生的漢人雜居融合,孕育出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但是其中的一支向東南遷居進入蘄封山地區,依山勢而居,建築特色以石屋為主,開始過起了漁獵生活,並從撿到的野蠶的蠶繭中抽出絲來。我們把居住在蘄封山的這一部分人稱為蜀山氏。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年,蜀山氏有一位女子嫁給黃帝為妃,所生的後代就是五帝之中的顓頊,顓頊的後代又再生了這位古蜀王國的開山鼻祖——蠶叢!”

“這位蠶叢王巡視子民常常穿著青衣,因此被人們呼為青衣神!”

“蠶叢見這兒的氣候很適宜桑樹生長,於是到處勸農種桑養蠶。當時蜀地居住的民族是從川西北高原上沿邛崍山脈下來的羌人。他們以羊為其民族的圖騰,作為其民族的名稱——羊人。經過蠶叢的勸導。終於使大部分羌民定居下來,跨入農桑時代。”

“蠶叢以蠶桑興邦,蜀地的經濟迅速騰飛,《華陽國誌》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

“在西周末,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自亂朝綱。此時的蜀地在蠶叢治理下,經濟發達,人民安定,國力已強大到足以和周天子分庭抗禮,因此他乘此機會在蜀中稱王建立了蜀國,而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見鎬京已被四夷包圍,就帶著官員逃到洛陽,建立了東周,這就是‘平王東遷’。”

“當時蜀國的文字是由一棵彎曲的桑樹、樹下一隻蟲而構成的,從此蜀國成為蠶桑絲綢之邦而蜚聲海內外,直到如今。至於這種文字,就是查兄弟在將軍廟中所見的那一類,如你所說當年的蛋子和尚極有可能也來過這裏,並最終遇見了巴蜀猿猴,也就是跟查兄弟一同跌落懸崖後的那隻猴子,並且最終通過它得到了天書《如意冊》。至於這本書到底是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是查兄弟一定知道,道家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開山鼻祖,他就拜了青衣神為師!”

“至於這種文字的解讀,早已失傳,後來政權更迭,一直到魚鳧王的再次出現。”

“大約距今四千五百年前,魚鳧氏族就生活在岷江上遊,從事捕魚活動,他們並不是用網或者垂釣的方式,而是用鳥捕魚,魚鳧是一種捕魚的水鳥,就是我們現在叫的水老鴰,渾身黑色、嘴巴有彎鉤的那種水鳥,也叫作魚鷹,現在還有人在用這種鳥兒捕魚。他們就是通過馴化這種鳥,從而滿足了基本的生存,也積累成了當時的一個部落。”

“後經過數代人的遷徙才進入成都平原,其氏族首領吞並了蠶叢、柏灌,成為新一代的蜀王。而這種鳥有認巢的習性,因而在原始宗教的招魂儀式中,它就被作為載體,用來認所招之魂。魚鳧氏族的圖騰包括魚和鳥,以及象征著武力的弓箭,也就是查兄弟手裏所握的那根權杖上的圖案,這根權杖應該就是當時權力的象征!”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有一則神話: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複蘇。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複蘇。按照我們研究出來的觀點,魚婦就是魚鳧。因而魚鳧氏也同樣是顓頊王的一個後裔兼並另一氏族的結果!可以說顓頊才是整個巴蜀之地的共同祖先。顓頊氏的圖騰原本是鳥兒,而用魚做圖騰的便是傳說中的氐人國,最終兩個部落合二為一!《華陽國誌·蜀誌》記載:‘次王曰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

“蜀王蠶叢和最後一代王魚鳧,死後都成了仙,並被埋葬在了這兒!而薑兄他們這唯一一支沒有被陪葬而留下來的後人,主要目的不過是為了守護這兒的東西。那東西是什麼呢?除了傳說中的扶桑神樹,便是這兩位王的仙體了!所以他們的祖訓便是不得進入蘄封山,也不準外人進入,偏偏卓玉貴犯了大忌,這才拉開了我們進山的大幕!”

“還有很多東西,我們日後可以再慢慢解釋,不過查兄弟,你之前打開的那第十口棺材裏的主,幾乎可以確定就是蜀王蠶叢!而那些屍蠶,極有可能也是他從西域帶來的,至於那累累白骨,不過是陪葬的子民罷了!”

“而這一口玉棺的主人,最大的可能便是魚鳧王!如果說查兄弟的太陽輪是從蠶叢的棺材裏發現的,那麼魚鳧極有可能並沒有找到扶桑神樹,因為若沒有太陽指引,就不能找到升起的位置,也就是神樹的所在地!”

“至於你被安排進來,實在是因為這兒的一切機關和布局,都是道家那位天縱奇才所造,如果沒有深厚的道家本事,常人怕是沒有機會的,我們也苦苦尋覓了很久,一直到你的出現。但是這件事情,關係到太多人,所以查兄弟,我被迫隱瞞,該說的我都說了,查兄弟你要怪就怪我吧,老王願意接受你的任何處置!”

老王這一番話聽得查文斌是好一番思緒,終於連日來的一些疑惑逐漸有了眉目,看著老王那副任你處置的神態,查文斌反而哈哈一笑:“你這人,真心看不起我,連自家兄弟都要隱瞞,我明白你的難處,這事不怪你。至於你說的,我也理解了一部分,為什麼這兒的一切都跟水有關!人的一切都是由水構成,水是生命之源。因為人生緣於水,所以死而歸於水,以水解釋生命現象,是相當自然的。你說的顓頊帝他生自若水,死後主宰玄冥之境是其中一例;夜郎侯生於水中之竹,哀牢王之母觸水中之木而妊;杜宇之妻出自原地井等等,都無一例外地解釋了水和生命的不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