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而來的巨響打斷了老拐的話,那距離不算近,但仍是悶響無比,對軍械比較敏感的小王瞬間警惕起來,招呼大家去一探究竟。
說來也奇怪,都說大山近在眼前遠在天邊,按他們的速度來看,再走幾個小時也到不了山腳,但是真正走起來卻出奇的輕鬆,不過半小時的時間,眾人就來到了山腳下。
正對著的是一條石階,直通雲頂,這石階修的筆直,從下往上看好像一架天梯直通雲霄,不知是何人策劃的工程。
石階入口旁邊有一座石碑,碑上的文字絕不是韓文,博學的梁叔一眼就認了出來——竟然是中國古代周朝的金文!
由於腐蝕的問題,字跡模模糊糊,但還是能看的清楚碑上兩個大字——方丈!
此方丈非彼方丈,周朝時期佛教還沒有興起,“方丈”一詞傳入大周更是無從談起,古有東海“五仙山”之說,分別是岱輿、員嶠、蓬萊、瀛洲、方丈五座山,“方丈”在奇書《列子》和《史記》以及東方朔所著的《海內十洲記》中均有記載,曰:“上專是群龍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
隻是後經人類文明進步,以及種種其他原因,流傳著一種更為人們所認同的說法,比如岱輿、員嶠沉入海底,蓬萊則是現浙江舟山的衢山島,瀛洲則是濟州島,而方丈更是被說成了昆侖山,對於經過文化大革命洗禮的中國人,大家更願意認同這種說法,而不是“仙山”之稱。
但俗話說得好,無巧不成書,如果說古人以及野史記載的是一種當事人的臆想的話,那這麼多不同時代的人的臆想,未免也太過巧合了,那這種巧合,就具有實際考證的意義。
從古至今,中國人最最敬仰的動物就是龍,關於龍的傳說更是不計其數,同樣也是有著無數的野史記載,那麼就同樣具有考證的意義,實際上,零號局對傳說中的龍的考察從未中斷過,甚至還有不小的收獲,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話題回到方丈洲上,眾人麵前的石碑上工工整整寫著兩個金文大字,其他人不識得,梁叔可是認得一清二楚。
“難道說,這地方真的存在?”梁叔自言自語道。
從石碑的腐蝕程度上來看,不像是有人在惡作劇,但若不是惡作劇,在中國的領海上,這麼高的一座山屹立在這麼大一片島嶼上,中國地圖上至少也要標出一個點的,不可能不為人知,但是自己堂堂一個曾任名校大學教授的史學專家,竟然都不記得黃海海域什麼時候多出這麼大一個島來。
那麼隻能說明兩個問題,第一,這個島所處的位置不是在黃海,但是顯然不可能,除非昨夜那個漩渦底部是個類似蟲洞之類的時空隧道,不然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整艘船就離開了總麵積三十八萬平方公裏的黃海。
那就隻能說到第二種可能了,那個巨大的漩渦確實是個類似空間隧道的入口,這座島根本就不在原來所處的世界,而是屬於另一個空間,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排除第一種可能性之後,也隻能這樣認為——這裏正是傳說中古代帝王苦苦尋仙求藥的某個“仙山”。
“老梁,看出啥門道來了?”一旁老拐看梁叔瞅著那石碑發呆,不禁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