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節黛玉和湘雲湖畔聯詩—出處:第七十六回。
劉心武說,兩人聯來聯去,聯出兩句驚心動魄的來。湘雲說:寒塘渡鶴影。黛玉接了句:冷月葬花魂。“花魂並不是一個陡然出現的詞語,林黛玉的葬花詞裏出現的次數就很多。七十六回這個地方,它就是林黛玉的象征。”劉心武解釋,冷月葬花魂的意思,就是在淒清的中秋夜,湖麵上倒映著中秋月,花魂一步一步地沉下去了。這句聯詩,是林黛玉沉湖的一個暗示。
2、海棠社黛玉封號“瀟湘妃子”—出處:第三十七回。
“瀟湘妃子,什麼意思?”劉心武說,指的是古老傳說中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兩個妃子得知舜死後,將淚水灑到竹子上,出現斑痕,得名斑竹、瀟湘竹。“兩人找不到舜,眼淚哭幹了,就在水中死去,死於江湖之間。”劉心武說,兩人的結局就是“淚盡入水”。因此,“瀟湘妃子”別號本身,也在暗示黛玉沉湖。
3、寶玉祭奠金釧黛玉說讖語—出處:第四十四回。
劉心武提到,鳳姐過著生日,賈寶玉卻突然偷偷跑到庵裏的水井邊,因為這天也是金釧兒的生日,他知道是自己的行為不當造成了金釧跳井身亡。
別人都不在意,唯有黛玉與寶玉心有靈犀。她說:“天下水總歸一源,從咱們榮跑出去。”劉心武認為,黛玉說這樣的話,是個讖語,就是對今後命運的一種事先的暗示。“如果曹雪芹寫得到黛玉之死,很可能會有賈寶玉舀了一碗水,對著碗中水祭奠她的情節。”
4、元妃省親點戲《鬧殤》唱詞—出處:第十八回。
“元妃省親時點了四出戲,其中《牡丹亭》的《鬧殤》一折很有門道。”劉心武說,因為脂硯齋在這裏批語:伏黛玉之死。“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殘生今夜雨中休,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劉心武指出,這句唱詞正中“冷月葬花魂”的意境,而“玉芙蓉”,這裏指水生的荷花,影射黛玉死於水域。劉心武指出,“曹雪芹親密合作者”脂硯齋的批語是解讀《紅樓夢》的重要依據,脂硯齋明確表示: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之大過節大關鍵。劉心武猜測,如果是曹雪芹寫黛玉之死,會把這一段描寫得非常優美。黛玉會像葬花一樣,精心地設計她的服裝、道具和路線,一步一步地走進湖中,借仙遁複歸天界。也許第二天人們發現黛玉已死,但找不到屍體,隻會有衣服和釵環存在。
上麵這些都是劉心武先生的一家之言,對此,絕大多數的紅學專家是持有待商榷和否定的態度的。對此,這裏僅列出一家之言,希望讀者可以進行比較和甄別。不要因為某家學說而照成先入為主的概念。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同樣,盡信人言,也容易迷失方向。
其他黛玉之死的說法:在高鶚續書中,林黛玉因寶玉和寶釵成婚氣鬱而死,據說這一結局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據周汝昌考證,黛玉應該是被趙姨娘和賈環等人誹謗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