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衛立煌順道訪問延安,專程前往二十裏堡慰問林彪。行至半途,他突然下車,對部下說:“快搜搜荷包,看有沒有錢?我今天忘記準備犒金了。”原來國民黨軍隊素有犒賞和送禮的風氣,按當時不成文的規定,一個師長受傷,禮金通常要高至數千元。眾隨從把口袋搜遍,也隻有600元錢。
“這怎麼行?太少了,太少了”,衛立煌急得直搓手,“事後再送,行不行?這失不失禮?”衛立煌的秘書說,“好像沒有事後再送錢的規矩,這顯得誠意不夠,不如看望林彪時探詢他需要什麼。”“好主意。”衛立煌上車,趕到二十裏堡,熱情地與林彪交談,問他是否能幫上忙。
“幫忙?”林彪搖搖頭,表示感謝。“譬如藥品、食物、衣服……”衛立煌專揀邊區緊缺的物資說“我本身沒有什麼需要,一切都很齊備。”“那部隊有什麼困難呢?”衛立煌不送點東西不甘心。“部隊缺彈藥。”林彪直盯著衛立煌。“一言為定,我就送彈藥。”
第二天,衛立煌抵達西安,下令撥給八路軍步槍子彈100萬發、手榴彈25萬枚和牛肉罐頭180箱。當時的國民黨後勤部副部長盧佐認為數目太大,怕蔣介石不批準,提出應仔細考慮。衛立煌聞訊後,親自打電話與盧佐洽商獲得批準。後來第二戰區前敵指揮部後勤部門也因數目龐大,不敢執行。衛立煌又打招呼說:“我是前敵總指揮,對於抗日有功的軍隊,都要一視同仁。照單撥出,出了問題,我衛立煌負責。”
30天後,當10餘輛軍車把子彈、罐頭送到二十裏堡時,林彪蒼白的臉上露出激動的紅暈連連說:“禮重了,禮重了。”
(六)板垣知道了對手是誰
9月28日,八路軍一一五師最後一批撤離平型關。
板垣親率7000人馬由靈丘西進。先頭的第二十一聯隊第三大隊首先目擊了3天前激戰留下的殘跡。對此,第三大隊大隊長在日記中這樣寫道:“9月28日,龍澤中隊得到友軍的支援後,勇氣百倍再次繼續前進中,此時遇到意外情景,一刹那間嚇得停步不前。冷靜下來看時,行進中的汽車聯隊似遭突襲全被殲滅,100餘輛汽車慘遭燒毀,每隔約20米,就倒著一輛汽車殘骸。公路上有新莊中佐等無數陣亡者,及被燒焦躺在駕駛室裏的屍體,一片慘狀,目不忍睹。
“想到平岩大隊25日按支隊命令前來救援,半路上卻受到比我方多十幾倍敵人的包圍,終於未能到達目的地。為此,竟造成如此悲慘景象,痛切心情,難以言表。
“用了長達5個小時,才把一輛輛燒焦的汽車拖到公路的一邊,處理好陣亡者的屍體,公路勉強可以通行。龍澤中隊開始前進,到達嶺上。從嶺上向峽穀一看,輜重車輛隊不是也全部覆滅了!公路不是被輜重車輛、層層疊疊的人馬的屍體堵塞著了嗎?!
“這裏正是粟飯原秀部隊的大行李隊及山口、中島兩個大隊的大小行李隊遭到覆滅,宛如地獄圖畫的悲慘情景。
“念及本來的任務尚未完成,即不能在此耽誤時間。但是,絕不應對此漠視徑直通過。龍澤中隊長鼓勵饑腸轆轆和因震驚而意氣消沉的士兵,收集陣亡者的指甲和識別標誌,把車輛運到後邊的空地上,以及收拾屍體和馬匹。約用兩個小時完成這些作業後,公路才勉強能夠通行;這時,在半山腰發現並救出了一名半死不活的傷員,部隊繼續前進,幸好路上未遇敵人抵抗……”
板垣征四郎進抵平型關時正是黃昏時分,血色的夕陽照在他氣急敗壞的臉上,看起來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順著坑坑窪窪的山路,一大群日本軍官心急火燎地登上長城的烽火台,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直喘粗氣。板垣舉起望遠鏡四處搜尋,他急欲找他的對手決戰,可是長城古道上隻有大大小小的彈坑,這是日本航空隊的傑作,沒有一個人影。再看兩側的山巒,群峰聳立,嵯峨崢嶸,枯黃的秋林在風中搖蕩,似有萬千伏兵,卻寂靜得連鳥啼聲都能聽到。
中國軍隊在哪裏?!板垣轉過身來,怒視著部下,準備追究兩個旅團長救援不力,致使汽車隊和輜重隊覆沒的責任。第二十一旅團長三浦少將驚魂未定,好像尚未從3天前的惡戰中清醒過來,過度疲勞而充血的眼睛糊滿了黃色膿狀物。板垣上下打量了一番他的這位有“虎將”之稱的部下,失望地搖了搖頭,難道他遇到了雄獅嗎?
板垣將目光移到國崎少將的臉上,國崎垂頭歎道:“第九旅團盡力了,唉——”
“第五師團的榮譽被你們丟光了!”板垣大聲吼道,“兩個聯隊的兵力足夠強大了,麵對不堪一擊的支那軍居然寸步難行,坐視友軍全部覆滅!國崎君,你給第五師團的戰史寫下了多麼光彩的一筆!”“中將,我們遇到了新的敵人!”國崎少將分辯道,“為救援輜重隊我的旅團傷亡了300多人,這是旅團戰史上的一個新紀錄,戰鬥之激烈我無法用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