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陰宅(1)(1 / 2)

一覺醒來已是中午,想起今天要做慕斯蛋糕忙起身,簡單的洗漱下去了咖啡店。白天店裏的生意照就冷淡,我讓店裏的幫手小華幫我煮杯黑咖啡,一杯之後人隨之精神起來,準備好東西開始烤蛋糕。

小華在一旁不禁抱怨起道:“人家做生意為了賺錢,你倒好往外搭錢。”

“錢財身外物,做人不能太計較。”我聽後笑笑說道。

晚上群女孩子們照例早早的來到,似乎是聽上了癮。她們各自點了自己喜歡的咖啡,我讓小華把蛋糕端出來送她們配咖啡喝。女孩子們一陣嘩然。

“小翠快開始講吧,都等不及了。”一個女孩子催促道。

好,那就開始講了。

離我家十裏之外,有一個村子叫梁屯。看名字就知道這地方住人大部分都姓梁了,當然也有小部份外姓人,李老漢家就算一個。今天就講講李老漢的故事。

李老漢這人可算得上十裏八鄉聞名的人物了,為人極吝嗇。對外人自不必說,對家人也絲毫不馬虎。拿吃飯這件事,北方人夏天願意吃些沾醬菜,自家菜園子裏摘些黃瓜,小蔥沾著大醬吃,配上碗高梁米水飯,別提多香了。可李老漢打從他老婆過門第一天就對她說,不能用醬,那醬多貴。把那大粒鹽化開,沾鹹鹽水吃起一樣。還有做菜時不能用油爆鍋,那得費多少油,先放水煮菜,差不多熟時淋上一小匙油,水裏有油腥就行了。

李老漢的老婆叫招娣,聽完她男人的話後不但沒嫌乎,反而慶幸自己找對了人。原來這娣比她男人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光吝嗇還愛占小便宜做起事來更絕,村裏人常當笑料講的就是她借香油的事。

說招娣七八歲時,有一回過中秋節家裏包餃子。這餃子煮好後她娘發現家裏香油沒了,就讓她去鄰居家借,招娣拿起個小碟就去了。這鄰居見狀問她怎麼不拿個碗來,用碟子裝走路還不得灑出去。她笑著說吃不了多少有點就行,鄰居實在給她裝了滿滿一碟。

第二天她娘買來香油讓她去還人家,她又拿過來那個小碟,倒了個碟底就去了。本來不到二兩香油的事,鄰居也沒想要。但看她隻拿碟底那點油說來還油,反倒生起來。這招娣臉不改色的說:“本來裝滿碟,走路晃了出去。”鄰居聽以為是她娘教的,生氣地拉著她去質問她娘。招娣娘完全不知情,聽鄰居說完便罵她咋幹出這事。誰知招娣振振有詞道:“這日子不精打細算點咋能行。”大人們聽完都詫異,忙問打哪學的。“我自己尋思的唄。”招娣洋洋得意道。

這還隻是一樁,隨著招娣長大,類似的事情舉不勝舉,講上個三天天夜也聊不完。這些事成了村裏人茶餘飯後的笑料,同時也不禁為她擔憂,這誰家敢要這麼個會算計的人當媳婦。也應了句老話“不

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偏巧就許給了李老漢。兩人一拍即合,從此小兩口的日子算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這日子如流水般過得飛快,轉眼間小兩口變成了老兩口,連李老漢的兒子來福都娶了老婆。農村人閉門三件事:莊稼地、房子和墳塋地,一天晚上兩人沒事坐在炕上嘮起嗑來。

“那來福媳婦肚子也快起來了,要是生個帶把的,以後家裏這三間房也不夠用。我尋思這些年省吃儉用也攢了點錢,要不咱再找個再蓋上三間?”李老漢邊卷著旱煙邊對他老伴說道。

“我看行,村裏人這些年淨嚼咱舌頭根,咱要是蓋它三間大瓦房,那還不得氣死他們。這回也讓他們眼眼饞,看到底誰有這能耐。再說了,我一瞅那來福的媳婦就生氣。看懷個孕把她鬧的,淨想著吃細糧,高梁米還不吃了。說啥吃嗓子痛,到胃裏也不舒服反酸水。你說那叫人話?趁早分開,免得我瞅她氣就難受。”招娣一聽蓋房子,頓時來了精神。

“我瞅著她也來氣,五個手指頭都並不攏,家裏就是有座金山也得讓她漏出去。分開也好讓他倆去折騰,有他哭的那天。倒是地是個問題,咱家也沒有空地蓋呀。”

招娣聽完也覺得有點犯愁,想了一會,突然高興的說:“有了,那村東頭不是空了塊地也沒人個主,要不回頭和村裏蓋在那?”

“你可真能想美事,那是公家的能讓你蓋?”李老漢撇了撇嘴。

“我說能,它就能。咱倆隻要這麼辦,一準能蓋起來。”招娣想了一會後,眉飛色舞的對她男人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