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鬼之咒(6)(1 / 2)

關掉手機,我又下樓去胡亂的吃了一些東西,一回來就坐在電腦前等我老同學寄照片過來。誰知這個小子也真夠可以的,我從下午一直等到太陽都快下山了,他都還沒發來半個消息。終於,在我等到差不多快與周公下棋的時候,沉默的QQ終於彈出一個發送文件的窗口。我激動的點了開來,傳送的速度比較慢,他那邊的網速堪比牛車。我幾乎是咬著牙、跺著腳、瞪著它緩慢的傳完,傳好後我更是迫不及待的解了壓縮。打開文件夾一看,果然是好幾張青銅器的照片,這小子拍的技術不過硬,好些照片都因為沒對準焦距而失真了,看得出是在極緊張的情況下**的。最後我幹脆調入PS裏麵去銳化一下,才終於看得出細節的部分。這照片裏的東西是一種蟠龍紋蓋罍,在罍的上方有一條盤旋的飛龍,四周有三副長尾夔龍紋盤繞,而罍身則有變形卷體夔紋。在罍的兩側分別刻有一些古老的文字,這些字我都不認識,但是我同學給我了一份他們內部的注解,把他能告訴我的信息都寫在了上麵。

果然這是一個由四川省彭縣竹瓦街青銅器窖藏中出土用來祭祀的禮器,年代大概為西漢早期,上麵刻下的眾多名字中現在考證下來的也隻有一個,他叫樊芮,是一個修行超過六十年的修道人。據說此人可以呼風喚雨、神遊太虛,而他之所以被記載也完全是因為他是當時的一代高人,朝廷曾多次想要讓他在朝為官,但是那個時侯的文人,很多都抱著“不食周粟”的心態。所以即使是他這樣的人物,也不過是在曆史的洪流中略現微光,便徹底消失了,誰知卻又在這個罍上麵看到了他的名字。

同學還附送了一個關於這件文物挖掘時的信息。他在上麵說這個東西是在渭水發現的,從出土之後當地便大雨不斷,很多當地的農民都說曾看到河裏有很多的人影飄過,還說很可能是陰兵借道,於是便都回家係上了紅色的腰帶再來挖掘,當然東西挖上來是要交由專家研究的。誰知當他們打開罍後卻發現裏麵保存的並不是什麼美酒,而是一灘不知道是什麼的黑色爛糊,那味道真是要多臭就有多臭,不知道熏吐了多少在場的人。大家實在忍受不住這種味道便隻有先把裏麵的黑色爛糊給掏出來密封保存,然後才去研究那個罍,之後怪事就開始接連不斷的發生了。研究罍的第一批考古專家都在下一次的挖掘過程中出了意外,沒一個能活著出來的;第二批派來研究的專家居然在回來的路上出了車禍,如此一來自然沒有了第三批。但畢竟這是個文物,又過了好些日子發現也沒再發生什麼便送到博物館當了展品,但是自從這個罍來了之後館裏就沒再安生過。有的時候可以看到一群人圍著那個東西在哭,但是發覺那群人又不像是人,還有那罍也會時不時的飄出一陣惡臭。館長是一個能人,他看出這個東西煞氣太重,於是就在展品的兩邊放上兩把同樣是西周時期出土的青銅寶劍,劍尖就正對著鎮住了那個罍,終於沒再見那個罍鬧出什麼奇怪的事。

就在我看完他給我的資料之時白翌恰巧推門而入,估計他一晚上都在替我奔走,精神顯得有些疲憊。我實在過意不去,便殷勤的給他倒了一杯茶讓他先歇息一會。不過他隻喝了兩口茶,便開口問道:“你說你有重要發現,是什麼?”

我先給他看我手上的這些資料,然後我們兩個腦袋湊在顯示器前,把朋友給我的文件打開,將裏麵的照片一張張調出來給他看。結果他看了三秒鍾不到,就語氣肯定的說:“這個東西就是過去的鎮河鬼器,過去人們對待洪水一事十分的消極,認為要麼就是磕頭磕到破的去求,要麼幹脆威脅神明,而這種鎮河鬼器就是威脅神明的一種方式。的確,這個陣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八苦起念陣,而是一個為了讓人徹底化為惡鬼的凶咒……不是讓人成仙而是讓人成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