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世界名城美洲篇(5)(2 / 2)

殖民時期的“圓形監獄”,被開辟為考古、種族與曆史三個博物館。館內除展出打上蠟的黃金製品、古代石像的複製品、古代印第安人的各種樂器、生活用品及狩獵用具外,還陳列著上千具年代久遠的木乃伊。

哥倫比亞舉世聞名的地下鹽教堂,是座別有風味、富麗堂皇的地下宮殿,位於波哥大城北45千米處的錫帕基拉。這座築於鹽山洞的教堂,氣勢宏偉,別具一格,猶如一座晶瑩奪目的水晶宮。

名城故事

黃金博物館坐落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市中心的聖坦德爾公園內,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器博物館。1939年設立,1968年遷至現址。現在由哥倫比亞國家銀行負責管理。該館收藏了約3萬件公元前20世紀至公元16世紀的印第安人製作的精美金製器物,按不同時期和地區分別陳列。

哥倫比亞政府建立這一博物館是為了保護國家文物,最初隻有14件展品,後來逐步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館內展品主要分為3類:一是反映宗教儀式的有各種姿態的善男信女,還有祭天時盛供品的器皿,各種器皿上刻有鹿、鷹和蟾蜍等圖案,古印第安人認為蟾蜍是吉祥和智慧的化身,它象征著五穀豐登,子孫滿堂,當時家家都供奉蟾蜍。二是頭胸和腹部的裝飾品,上麵刻有人頭像和飛禽走獸的圖紋,是求神拜天和喜慶節日時戴的。其中有耳環、鼻環、項鏈、別針、手鐲、腳鐲等。三是日用品,有壺、杯、碗、盆、碟、魚釣、刀具、假麵具、香爐、神龕等。其中金巴亞人之盆、鐵拉登特羅人臉譜、金巴亞人猿像、穆依斯卡人小船等都是無價之寶,多用金箔、金絲製作,式樣豐富多彩,技術高超,具有質樸素雅的風格和濃厚的地方色彩。

黃金博物館共分三層:一層介紹印第安人的曆史,二層介紹印第安人淘金和煉金的技術,三層展出收藏的部分金器工藝品。該館共收藏二萬六千多件金器,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鑲有一千四百塊綠寶石的“聖體匣”。

最珍貴的黃金飾物放在頂樓一間密室內。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博物館的“黃金大廳”。這裏陳列著數以百計的黃金珍品,大廳門口警衛森嚴。遊覽者必須分批進去,每批不得超過20人。人們剛邁進大廳時,廳內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突然間,燈火通明,隻見眼前金光閃閃,如同阿裏巴巴走進四十大盜的金銀珍珠的寶庫一般,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廳內四周玻璃櫃內各種黃金珍品琳琅滿目。現代的觀眾更幸運,當你一走進大廳,大廳內就響起了優美悅耳的印第安音樂,在悠揚動人的樂曲聲中,人們會疑惑自己是否進入了神話的“黃金世界”。

鎮館之寶是那艘製作精美的無價之寶——黃金船,它的背後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當年,奇布恰族首領全身塗上金粉,帶著各類黃金祭品乘坐這種“黃金船”去神聖的瓜達維達湖朝拜神靈,然後把全身的金粉和黃金祭品洗落在湖中,朝拜的印第安人也會將全身的黃金飾品紛紛投進湖裏,久而久之,整個湖中堆滿了各類黃金。這個傳說給奇布恰人帶來了滅頂之災,野蠻的西班牙殖民者不僅將奇布卡人的黃金洗劫一空,還挖開平民百姓的墳墓,盜走隨葬黃金製品,他們還將瓜達維達湖翻了個“底兒朝天”,將沉在湖底的黃金也“一網打盡”。以至於現在黃金博物館裏的各種金器都蒙上了一層陰沉的格調,仿佛在控訴幾個世紀前野蠻的西班牙強盜對印第安人瘋狂、殘忍地燒殺搶掠。

黃金博物館裏的展品隻是已經發掘出來的印第安人文物的很少一部分,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在幾百年中幾乎被西班牙等國殖民者盜竊一空。但是,就是從這些保存下來的金器中,人們也可以看到哥倫比亞人民的智慧和藝術水平。

黃金博物館每天還放映兩場介紹開采黃金的傳奇故事影片,從這裏人們可以了解到博物館裏的每一件金光閃閃的黃金珍品,都滲透著哥倫比亞人民的血淚,都有著不尋常的辛酸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