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世界名城亞洲篇(3)(2 / 3)

千鈞一發時,忽都思親自衝進蒙古軍陣中,揮舞著大馬士革彎刀大力砍殺,他的行為喚起了埃及騎兵的勇氣,他們狂呼著衝了上去,用大馬士革彎刀進行激烈搏鬥。蒙古輕騎兵不擅於近距離格鬥,占不到任何便宜。這場混戰從清晨打到下午,蒙古軍隊傷亡漸增,開始現出敗象。怯的不花親率自己的衛隊發動反衝鋒,結果身中數箭而亡。失去主帥的蒙古軍隊軍心渙散,開始奪路而逃。埃及騎兵在一個叫貝珊的地方將蒙古殘軍團團圍住,蒙古士兵全部力戰而死。

巴格達——西亞古文明搖籃

城市名片

國別:伊拉克

位置:底格裏斯河中遊

地位:首都

年代:建於公元762年

名城掠影

公元762年,阿拔斯帝國的哈裏發曼蘇爾在底格裏斯河右岸建立了最早的巴格達城,由於它的便利的地理位置,在長達幾個世紀裏,它不僅曾是阿拉伯帝國的首都,伊斯蘭教的名城,也是西亞、中東地區經濟、貿易、文化、交通的中心。

公元1258年和1400年,巴格達城先後遭到蒙古人入侵,兩次被毀。波斯人、土耳其人也相繼占領過巴格達,使巴格達屢遭破壞。但是,在熱愛自己文化傳統的伊拉克政府和人民的關心愛護下,在新建的現代化建築旁邊,巴格達市老區窄窄的街道、傳統的阿拉伯市場、金光閃閃的清真寺大尖頂,依然保留著阿拉伯城市的獨特情調。隨處可見的《天方夜譚》中描繪的雕塑,時時使人想到在中世紀阿拉伯人民對溝通中西方文化所作出的貢獻。在底格裏斯河附近的艾比·努瓦斯大街修建的雕塑座基上,有一座山魯亞爾國王正在聆聽他的妃子講故事的石雕像。妃子傳神的表情,國王入迷的神態,惟妙惟肖。這一切都給巴格達增添了神話的色彩。

公元前18世紀後巴比倫皇帝修建的“空中花園”與埃及的金字塔、我國的長城齊名。為了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古代兩河流域的高度文明,伊拉克政府在巴格達“朝拉公園”,根據“空中花園”遺址的情景,修建了一個想象的模型。遠遠望去,一個小巧玲瓏的花園,宛若飄浮在空中,令人對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古巴比倫文明驚歎不已。

名城故事

在巴格達伊拉克博物館的藏品中,有一隻簡陋的小陶罐,外觀雖不起眼,卻被譽為考古學領域最令人吃驚的發現。盡管已有大約兩千年曆史,但以陶罐內裝的所有物質及其製作意圖來判斷,這隻陶罐卻像是一個電池的外殼。這種電池是在巴格達附近的帕提亞村莊遺址上被發現的,遺址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之間。

1936年6月盛夏的一天,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近郊帕提亞村外,修建鐵路的工程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工人們揮動鐵鍬,鏟除了一堆土丘。正準備鋪設路基,偶然發掘出一座用巨大石板砌成的古代陵墓,墓內有一具石棺,石板上刻有許多波斯文字。施工暫時停止了,伊拉克博物院的考古學家們立即趕來。原來這座石棺是一座陵墓的一部分,而墓的曆史時期就是安息帝國時期(約公元前250—公元225年)。

兩個月過去了,巨大的石棺終於打開了,從中發現了大量公元前248年至前226年古波斯時代的文物。但是,其中最令考古學家驚訝的不是613顆珍珠組成的撚珠和大量金銀器,而是一些銅管、鐵棒和陶器。

當時擔任伊拉克博物館館長的德國考古學家瓦利哈拉姆·卡維尼格圍著這些出土文物百思不解。於是,他立即組織力量,對這些銅管、鐵棒和陶器進行研究和鑒定。不久,他宣布說:“我們發現了一個異常奇特的文物,其中有一個陶器,高15厘米,形似花瓶,呈乳白偏黃色,邊沿已經破碎,上端為口狀,瓶裏裝滿了瀝青。瀝青之中,埋有一根銅管,直徑2.6厘米,高9厘米。銅管內有一層瀝青,包著一根鐵棒。鐵棒上高出銅管1厘米,高出的部分雖布滿鐵鏽,但個別地方卻有一層灰色偏黃的物質,看上去好像是一層鉛。鐵棒下端,則塞有3厘米高的瀝青,使鐵棒同銅管相隔離。”

此後不久,經過化學鑒定,卡維尼格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這些出土的銅管、鐵棒和陶器是一個古代化學電池,隻要向陶瓶內倒入一些酸或堿性水,便可以發出電來。”這意味著,在公元前248年至前226年之間,居住在這些地區的波斯人就開始使用電池了,而現代電池在1800年由意大利物理學者伏特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