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餘波未息(2 / 2)

雖然真正的拍攝行動沒有展開,但是相關的準備工作大家卻都很積極。

羅西公司的大批演員開始進行培訓,而聲音條件比較差的公司也沒有放棄,而是又根據具體情況開始為他們尋找配音演員。

在依賴羅西兄弟電氣的技術渡過了第一次拍攝期之後,華納兄弟開始反思,從羅西兄弟電氣公司聘請了專業授課員,他們開始培養自己的錄音師和攝像師。

與這兩家不同,另外一個主要的大公司——派拉蒙著重的把重心放在了新演員與導演的發掘上。他們第一時間開始在百老彙大量招募歌舞演員,而楚克麵對影響力越來越大的西海岸,他也醞釀著自己是不是需要帶著這些新招募的導演、演員集體遷往西部。

派拉蒙的總部此時還在紐約,在好萊塢的是他們一個非常主要的片場,但是在片場附近其實已經預留了作為總部建設的空地……

拍攝場地,此時眾人剛剛完成一個鏡頭,內容還是丹尼爾飾演的唐-洛克伍德和約翰飾演的卡斯摩戲弄教授發聲的老師的場景。

拍攝之餘,眾人休息的時間還是挺多的。丹尼爾並沒有要求敢時間,為此塞爾茲尼克和多諾萬都向丹尼爾埋怨過。因為在兩人看來這樣多用了至少二十天的拍攝時間,這二十天光是片場夥食都花費頗多……

“丹尼爾,我不得不佩服你,預測的這麼準!”約翰此時拿的是《好萊塢時報》上麵報道羅西公司的培訓活動。

“還有之前的,其實在華納兄弟拍攝《淘金女郎》之前他就已經預料到他們會在錄音的時候出現問題,華納兄弟找到丹尼爾他們時,丹尼爾當場就給四兄弟解決了……”凱亞笑著說道,她是第一個看電影劇本,自然了解具體情況。

“其實這很簡單,”丹尼爾一臉坦然,“我就是相信有聲電影會火,既然它會大受歡迎,那麼就肯定會產生一些列影響,我隻不過稍微的發揮了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大家是如何應對……”丹尼爾說得臉不紅心不跳。

提到應對……丹尼爾突然想到了另外一部敘述這段曆史的電影——《藝術家》。這部電影在丹尼爾前世,於2011年幾乎橫掃全球各大著名的電影獎項。名不見經傳的男主演一炮而紅。

丹尼爾在“創作”《雨中曲》之初就想著是不是將兩個故事結合在一起,但是最終還是沒有這樣做。因為畢竟《藝術家》是一部默片,雖然結尾有幾句對話,但是他跟百分之百的歌舞片《雨中曲》相比,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太大了。

且不提從核心故事講兩者的敘述重心就有所不同,在拍攝手法上差別也非常大。《藝術家》完美複製了二三十年代好萊塢已經成熟的蒙太奇技術,而《雨中曲》片子拍攝的時候其實好萊塢已經深受法國**潮和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兩個運動的影響。這時候的好萊塢電影雖然還沒有進入“新好萊塢”,但是無疑在表現手法上已經有所轉變……

故事自然需要用鏡頭表現出來,丹尼爾自認為自己無法在短時間裏將兩種風格不同的手法拍攝的電影融合為一部電影……

如果說他隻知道這兩個故事,然後將兩個故事結合在一起然後拍攝成一部電影到還好,關鍵是他看過《藝術家》……那是一個成品,他覺得自己無法將這部影片原有的手法拋棄……更何況《藝術家》大篇幅的提及了1929~1933年的大蕭條,這個事件丹尼爾可不敢這麼“大膽”的預測……

“丹尼爾成功信條之一——豐富的想象力!”說話的是搞怪的朱塞佩,這哥們最近好像一點兒都不忙,整天沒他的戲他也混跡在片場。朱塞佩說完話便拿出筆記本,好像真的要把這個“經驗”記下來。

“好了,好了,休息的差不多了,我們繼續!”丹尼爾沒有買自家哥哥的賬,開始招呼大家停止休息,繼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