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竄到此地的宇文化及淫威正旺,竟然嚇住了當地的農民起義軍,人們率眾迎接。這導致宇文化及產生了更加狂妄的思想,建國稱王。可是現在,宇文化及的情形不容樂觀,他從江都逃到河南,河南有李密,生生把他給憋了回去。於是領著牛馬美人和大軍去東郡,東郡守將死活不給他開門,雙方交火,宇文化及依然憋在外頭進不去。就在這憋屈之中,宇文化及稱帝終究是晚了一步。因為蕭銑先當了皇帝,人在嶽陽,擁兵四十萬,年號鳴鳳,國號大梁。
【天涯論壇】
宇文化及:我把我家的狗給揍了!平時叫得那麼歡,剛才地震竟然沒事兒似的在窩裏趴著睡覺!
司馬德勘:唉,畢竟不是親生的……
【蕭銑,悲傷的過往】
蕭銑是個苦命的孩子。
他小時候家裏很窮,他爹經常摸著他的脖子說:“我現在不行,但是你的曾祖父卻很行。”蕭銑就問,我曾祖父是誰?他爹就會不無感慨地說:“是個皇上。”蕭銑說:“哦?皇上?原來我們是姓楊的。”每當他爹聽到這種話後,都會很無奈地對尚處於幼稚期的蕭銑說:“你還是好好讀書吧,這樣才能有出路。”
後來,蕭銑知道,原來自己的老爺爺不姓楊,因為朝代也可以換。他的曾祖父名叫蕭察,後梁的一個傀儡皇帝。
蕭銑家很清貧,經常不到臘月就吃完口糧,揭不開鍋了。
蕭銑從小讀書,寫得一手好字,為了吃飽飯,就以替人抄書為業。虧得當時富人家也沒有打印機,寫成的草稿都需要讓人謄抄,才讓蕭銑混上口飯吃。抄書是一個很無聊的工作,用很工整的字體、很勞累的工作,換來很少的收入。這些收入也就剛剛夠買饅頭的。
雖然他有知識有文化,但長時間的困苦生活讓蕭銑失去了奮鬥的動力。蕭銑花錢很小心,不敢生病,生病也不能吃藥。猛不丁來個花錢的事兒就要求祖宗告老爺地四處去借,還要遭受無數白眼。那個年頭,人都是論出身的,但也是論家世的,出身好,家庭差,也被人笑話。蕭銑酷愛讀書。
有人問,你讀書那麼多,人又有派,為什麼不去做官?
蕭銑苦笑著推辭道,察才舉賢是升官發財的機會,你以為會攤到窮人頭上?
大自然就是那麼不講理,她不跟你講理,她就是道理。
蕭銑心裏不平衡,那些靠著親戚朋友而飛黃騰達的沒幾個人的能力比他強,可他們卻比蕭銑更得意。其實蕭銑的看法就好比眾人擠公交,看到擠上去不讓地方的就罵,擠上去之後卻又不願意後邊的再上,人都是這樣。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二十二歲的蕭銑擠上了一趟豪華無人售票車,方向:羅縣縣令。
原因:姑母成了蕭皇後。這是一件很讓人無奈的事情,剛罵完娘,自己就成了昨天罵娘的對象。可是,蕭縣令並不很得意,他讀書多年,那些成王敗寇劉邦項羽的故事早就成了他內心的向往。到了隋朝末年,事情更是如此。
蕭皇後跟蕭銑不是不熟,是很不熟,他們壓根就沒見過麵。雖說蕭皇後是自己老姑,但是她卻比自己大不了多少,還自小就進了宮,差不多就是陌生人。即便是見了麵,也不一定能認出彼此,搞不好一說都姓蕭,還張口就叫姐姐呢。
不過,就因為這樣一個陌生人,蕭銑發達了。
他再也不用為了幾個饅頭和兩碗米飯而奮鬥了!
蕭銑是梁朝的後裔,他小時候時常聽旁邊的人說朝廷的話壞,經過分析,他認為這是梁朝人對新時代的不滿。蕭縣令開始盤算著如何尋找出路,這樣一個惡心的朝代,總要有一個人起來推翻才好。不過,他絕對不會當先露頭的鳥的。
疑慮很快就被打消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一個接一個,有如滔天巨浪,在大隋虛弱的身體上打出雨點般的猛拳。蕭銑知道,自己有這麼得天獨厚的優勢,不怕沒人響應。他的經曆也讓他禮賢下士,很有慈悲心腸。
天下英豪,盡在我朝,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看著一幫勸自己起義的豪傑,蕭銑決定,率領自己事先發展好的兵馬,起義!因為地理原因,他的嶽陽(湖南)起義軍比李淵當初的晉陽(山西)起義軍還生猛。五天內就集結了數萬人馬,等到了宇文化及這家夥弑君時,人數已經達到了四十萬。四十萬,這在全國人口以千萬計的年代裏,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楊廣死後不久,蕭銑看時機成熟,在推脫不掉就不推的情況下,被人逼上了皇位。如同做夢一般,他一夜之間成為縣令,又在一夜之間成為皇帝。事情總不會按照人們預計的那樣發展,這正是曆史的精彩之處。
全國各起義軍當中,大梁軍隊的人數應該算是最多的。
但很多人都看得出來,大梁軍人數眾多,沒用的更多。梁朝舊地一舉起反旗,當地的老百姓紛紛參軍。這得益於蕭銑的體恤民情,但他體恤民情有點兒過頭了,不管是老弱病殘還是小孩莽漢,他都照單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