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竇建德勢蹩入牛口,李世績毀家全雄信 (2)(1 / 3)

蘇威。這位老得不能再老的同誌出現的時候,李世民更是閃現出了英明帝王處理政務的第一縷綠光。蘇威,之前提到過,他在文帝時期積極上諫,隋煬帝時期明哲保身,後從李密,又從王世充當上了花瓶,在朝堂上,哪樣Pose惡心人他擺哪樣。李世民在閶闔門處理公務(一般都坐門檻前)的時候,蘇威遣人請拜,他告訴李世民,他已經八十多歲了,不能親自前來,請秦王派人給他封個官當當。李世民很討厭這種倚老賣老的人,看完蘇威的求官信後,他派人給蘇威送去了這麼一段話:

“公隋室宰相,危不能扶,使君弑國亡。見李密、王世充皆拜伏舞蹈。今既老病,無勞相見。”

那意思就是說,你就是一顆牆頭草,不能匡扶社稷,君主死了,國家亡了,後來見了李密你磕頭作揖,見了王世充你也磕頭作揖,見了我你又秦王長秦王短的,我覺得您現在老了病了,就不用再辛辛苦苦出來做官了。

蘇威餓了很長時間了,在洛陽,他原本家庭富裕,後來王世充被困,光吃飯就花光了所有積蓄(米值萬錢)。他原本想拜見下李世民,求個官讓子孫也享享清福,可是李世民卻不給他臉。幾天後,東都百官到了長安,蘇威再次請見李淵,李淵也不見他。這就說明,蘇威辛苦忙活了前半輩子,後半輩子玩深沉,卻把自己給玩了。蘇威貧困潦倒,最後的時候,他是餓死家中的。

洛陽被攻下來兩個月了,李世民遲遲不肯回京。

【開心網】

豆子:沒想到我跟竇建德同姓!

竇建德:豆是!

武德四年,七月初,李世民總算處理完了洛陽的事務。別人打完仗都著急回朝報功,李世民不是。他整理資料整理了兩個月,速度的確是有點太慢了。實際上,他整理的這些資料也都隻與一件事情相關——收納豪傑。

洛陽,也叫東都,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在之前的曆史上,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等朝代將其定為首都或陪都。洛陽的典籍文檔全部存放在類似於藏經閣的機構當中,可惜,這些好東西全一把火給燒了。燒書的人,正是王世充。雖然焚書坑儒的人有很多,可他們都已經遭受到了大家的詛咒,唯獨王世充沒有。

洛陽的文化典籍,列舉出來估計能把人看得眼皮子打架,光寫完目錄就能讓人喋血。我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讓大家熟悉且激動的一件事情,貢獻出來,一起圍觀之。

在閱讀下一段之前,請看一遍《日和》中文配音版之《聖德太子的愉快木造建築》和《聖德一星期》。看完以後,笑笑,然後再以科學、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繼續閱讀下麵的內容。公元607年,楊廣同學曾經為日本送來的一封信感到無比的窩火。信上那句“日出之國天子致日落之國天子”,讓楊廣腦門兒憋大,憤怒不已。曆史上的日本,從來都沒清醒地認識過自己,而這個擺譜的日出之國天子,就是日本的聖德太子同學,把信送給楊廣的,就是傳說中的小野妹子。小野妹子不是妹子,他是純爺們兒。作為聖德太子的特派員,小野妹子來到中國的洛陽交流文化,官方也將日本的境況和中日文化的交流情況記錄了下來。

全被王世充燒掉了。

一千多年以後,當我們以45°仰望天空的姿態仰望王世充的時候,除了渾身酸軟,還能撈下點兒什麼呢?甲子日,吉時,李世民帶領著大軍回到了長安。

氣勢恢宏,軍歌嘹亮,前後鼓吹,歡天喜地。李世民身穿黃金甲,騎馬走在最前頭。李元吉(這個腆著窘臉的廢物)和李世績等二十五位優秀將領緊跟李世民,再往後看,是三萬身著明光鎧的士兵。三萬大軍,氣勢猶如泱泱長江之水,無數顆閃亮的頭盔緩緩湧起,又緩緩落下。跟著步兵的,是一萬多匹漂亮的鐵騎,全部重甲護身。在將領後麵,士兵最前,押著兩輛囚車,裏麵裝的誰想必也不用多做介紹了。

他們的目的地是太廟,打了勝仗要祭告一下!

到了太廟,幾萬人站在外麵,李世民等人進去,將竇建德和王世充擱在太歲爺爺前麵當果盤供養了一會兒。有人送來了酒,喝過之後,那幫將士就在他倆麵前晃悠。然後就再拜太廟,謝謝祖宗保佑。最可憐的就是夏王和鄭王,曾經豪傑,現在卻被當了活祭品了。折騰了一天,該回去洗澡休息了。於是,李世民把王世充和竇建德送進了宮中,交到了李淵麵前。此時的李淵淡定得要命,他早就想好了數落兩名高級罪犯的說辭,等二人跪在自己麵前的時候,他開始了。

李淵開始數落王世充弑君、暴亂等諸多罪狀,條條都是死罪。說了老半天,李淵發覺王世充這貨罪行也太大了!但再想想,有些不對。那個竇建德,除了跟王世充聯合以外,其他事情都很符合仁義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