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房謀杜斷!
“玄齡,要不是你提醒,我還真失去這麼一個人才!”李世民立即招納杜如晦入府,不惜一切手段讓杜如晦享受最高級別的待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輩子就沒人對我們這麼好過,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在這般情境之下,文學館的成員愈發壯大,最初階段工作人員名單如下:
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蘇勖、於誌宇、蘇世長、薛收、李守素、陸德明、孔穎達、蓋文達、許敬宗。
他們就是名揚後世的“十八學士”。在這些人中,請記住最後一位,因為他在未來的幾十年裏,會登上另一個嶄新的舞台,為我們呈現一段令人更加感慨的曆史。現在,請拋卻一切,回到當下,看看李世民是如何對待這些人的吧!他把這些人分為三組,每組坐鎮文學館一天,每天供應山珍海味。李世民膜拜老爹、處理軍務之餘,就顛顛兒跑到文學館來湊熱鬧。今天談東周列國,明天談依法治國,後天就談各地習俗,平民生死。李世民這人特別能侃,跟這幫文人聊天,經常出現談到淩晨的情況。要知道,那個時候沒有電燈泡,沒有電腦,吃完飯沒啥事兒,最解煩的事情無非就是坐一起聊天。可是,聊天聊到夜裏九點就已經算很晚了。李世民這一去,人家就從下午六點談到淩晨一兩點。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文學館的人每三天才上一次班,對談到深夜沒啥感覺,樂此不疲。可是李世民不一樣,有時候李世民第二天需要上朝,兩點談完,四點多就得爬起來往老爹的朝堂跑。
這就是李世民的文學館,他很認真地對待。
吃得好,待遇好,地位高,在當時士人眼裏,凡是能進入文學館工作,都被稱作是“登瀛洲”。瀛洲,神山,仙境。這毫不誇張,文學館成員,比什麼刺史,什麼州牧可神氣多了。
一時間,大家夥兒對進入秦王文學館工作趨之若鶩(不用告訴我用錯詞了),以排隊搶麵試的熱情投入到了追隨秦王李世民的隊伍當中。這一幕,讓一個人看得心驚肉跳的。不必多說,這個人肯定就是稍遜風騷的太子李建成了。皇太子李建成同誌最近相當鬱悶,你想想,二弟李世民跟他年齡相差十歲,他們一個八零後,一個九零後,但除了血壓,弟弟每個方麵都高過自己。最可惡的是,麵對這神人一樣的弟弟,哥哥無能為力。李建成也想辦個天策府來著,但他費了老鼻子勁,好歹籌辦起來個壯士廳,也都是一群阿飛,壯士廳的名聲也根本無法跟文學館相提並論。
李建成壓抑了,他牢騷滿腹,他有話要說。他將自己壓抑的情緒發泄在了酒席和田獵上,他開始給老爸提意見,說二弟這人不厚道,“他憑什麼就有那麼多賓客?”
李淵就問:“有什麼問題嗎?”
李建成說:“他功勞很大啊,沒問題。”
李淵點點頭,削減了李世民的人馬,將天策府的多數能人派往別處。
李建成對李世民勢力的發展很緊張,他說:“這件事情需要慢慢考慮,我會想辦法敲打他的。”此時的李建成不知道,其實在他的幕僚當中,有一個人足以將李世民置於死地,可他遲遲沒有了解到這個人的殺傷力。這個人,也和某些明星一樣,在未來的日子裏會發揮出無限光彩。
這個人,就是魏征。魏征是個經曆頗為坎坷的人,在此之前,他先後換了五家公司,這五家公司分別是:
隋朝武陽郡丞元寶藏和他的朋友們有限公司
李密和他的朋友們有限公司
李淵和他的朋友們有限公司
竇建德和他的朋友們有限公司
李建成和他的朋友們有限公司李淵曾經派魏征去勸過李世績投降,魏征一露頭,就被竇建德同誌給扣下了。李世民回長安的時候,被押的竇建德的文武百官裏麵就有魏征。回到長安後,見李世民人馬眾多,李建成也開始拉攏人才。他最光彩的事情,就是將魏征拉攏成為自己的幕僚。魏征打小經曆的是典型的儒家教育,他認為,人活著,濟世救民,展現自己的才能,讓世界都看到自己那一點點的光亮,雖然微弱,但卻是最美的東西了。魏征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也是個非常讓人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