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本性,那就殺!
李世績、李藝等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誰還能打敗他們?是屁股蹲兒還沒坐熱的李世民?還是正在北疆跟突厥鬧騰的李建成?是還在嶺南巡訪的李靖?還是……百官議論紛紛。最終,在百官百般議論之下,李淵用肯定、讚許、鼓勵的眼神望向了一個神奇的人物——李元吉。
是的,我們的李元吉又來了。李元吉打開始就對自己的領兵能力有一點兒小膨脹,雖然他的勇猛善戰隻能出現在夢裏,但從他跟自己的談話中可以確知,他的確有一腔建功立業的熱情。當然,李元吉不笨,他也就跟老爹這麼說說而已。李淵卻當真了,不但信,而且非常信。他不想再讓李世民出去了,劉黑闥要跟了二子世民,後果……想到這一點,李淵點了點頭,元吉,你去,就你去,別讓你二哥費心了。
李元吉心想,我去,他去,大家去就好,何必單單教我一人去。李淵一下這決定,自然而然地引起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反對,不反對的人就李世民自己(他不好說話)。由於眾臣中直言不為己的比較多,所以,大家也一致推薦李世民去。李淵也知道,突厥還得靠李建成把持,李元吉自己要去打劉黑闥,不全軍覆沒就有點對不起他那張臉。李淵又沉默了,最後,他笑了,“那麼,就讓世民和元吉一起去吧!”
畫外音:等劉黑闥快完蛋了,再讓建成去。
十一月,李世民、李元吉出征劉黑闥,幽州總管李藝負責接應。可李藝也是個很有幽默細胞的人,就在李世民和李元吉踏上征途的時候,李藝同誌這裏就上演了一出十分具有惡搞性質的悲劇。不知大家還記得不記得,李藝原本姓羅,阿波羅的羅。現在的李藝隻有悲憤和惱怒,具體原因,還要從這段故事說起。
幽州鬧饑荒,李藝沒轍,此時高開道來信對李藝說:“親愛的藝,我這裏有糧有米,你幽州的百姓來多少我管飽。”署名:愛你的開道。李藝接信,閱罷,大喜,派人去取糧食,回來的百姓都說,高開道給好吃的,還送許多好東西。李藝狂喜,派三千百姓、車數百輛、馬驢騾子千餘匹前去運糧。高開道將人馬全部扣留,並寫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信上說:“親愛的藝,我這裏有糧有米,你幽州的百姓來多少我管飽,就不回了。”署名:依然愛你的高開道。就這樣,李藝被高開道結結實實地惡搞了一把,斷絕了關係。
於是,高開道北聯突厥,南聯劉黑闥,舉起了反唐的大旗。
李藝被氣瘋了。十二月,劉黑闥攻陷冀州,殺冀州刺史麹稜。之後,攻城掠地,愈發強盛。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月,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竇建德當初的文武百官幾乎全部複位。這下好了,夏王一死,哀兵必勝。
李世民來了,來得恰到好處。他的軍隊往前駐紮到了獲嘉,距離劉黑闥所在的相州很近,劉黑闥為避免衝突,退守洺州。李世民不囉唆,見劉黑闥撤退,逼進很急,他要趁著敵人未能穩定之前將其打懵。參與進攻的,還有剛剛受到無情打擊的李藝同誌。該同誌貪小便宜吃大虧,此次,他帶領著數萬大軍參與進了李世民與劉黑闥的作戰當中,他沒別的要求,隻要收回老本兒就行。
兩隊數萬大軍屯兵兩處,李世民在沙河旁,李藝分兵別處。劉黑闥得到戰報,讓範願守住城池,自己帶著數萬兵馬繞道跑到了李藝屁股後邊兒,跟他打了起來。李藝的夢想能不能實現,就看這仗怎麼打了。事實證明,劉黑闥得到的戰報不全麵,他隻知道李藝來了,卻不知道李世民在哪裏。
是夜,李世民讓程名振用車拉著六十麵大鼓,跑到城西二裏地處,又派了上百個士兵,對著大鼓咚咚猛敲。鼓聲隆隆,跟寧王府娶媳婦似的,鬧得歡天喜地,地麵都跟著抖動起來。這一敲,把鎮守城池的範願同誌的心給敲涼了:大王,您不是說讓我守城肯定沒人來攻嗎?怎麼會突然有那麼多人,還有那麼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