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問:“如果打,會怎麼樣?”
魏征說:“打,是下策中的下策。”
李建成同意照辦,跟捕獲的敵兵談心、慰問、遣散。賊眾都是農民演的,他們是怕政府不讓他們活才起義的,現在太子都發話了,那咱就走唄。於是,紛紛回家種地去了。這一走,情勢接著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更有的殺掉劉黑闥安插的長官來響應李建成。
劉黑闥怕了,他怕昌樂城內的駐軍和城外李建成、李元吉大軍給自己來個前後夾擊,於是找到了自己的軍師。他的軍師,就是那個王小胡。王小胡的意見很明確,跑!於是,在該同誌的煽風點火之下,大家就一起趁著天黑逃跑了。半道上,劉黑闥的兵能溜的就溜,頃刻間,就已經變成了流寇。
官軍追捕劉黑闥甚急,他就好比是當年除四害時的麻雀,在眾人的鑼鼓聲中無處落腳,片刻都不得休息。跑到最後,跟著劉黑闥的,就還剩下幾百人。某日,跑了幾天幾夜的他終於撐不住了。他被某市長官(州刺史)擒獲,長官將劉黑闥押送給李建成。李淵下令,殺劉十善,斬劉黑闥。劉黑闥的首級被送往了程名振家,用以告慰他死去的母親和妻子。但是,我始終認為劉黑闥沒有什麼罪過。
山東人實在,這句話不假。在臨刑前,劉黑闥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後悔不已。眾人以為他是在懺悔自己起義,不了,他對監斬官抱怨說:“我當時在家裏種地,都怪高雅賢,要不是他叫我出來,我就不出來了!”
好吧,也不能怨人家高雅賢,要怪就怪我吧。
魏征的結論是正確的,李淵殺竇建德其實就是一步超級大臭棋。現在,如果他又殺劉黑闥餘黨,將還是一步臭棋。保不齊哪天冒出來個叫劉白闥、王小胡的猛人,麵對不肯為民謀福的地方長官,再起義,整死你幾萬唐軍。在魏征的建議下,李建成成功地招撫了山東起義軍,還慰問了劉黑闥的餘眾。
總算沒把臭棋下到底。
【午間快報】
牛毛、豬毛、雞毛等一切毛,都不足以形容大唐初年的戰役之繁多;分屍、解剖、爆頭,皆不足以形容大唐初年的戰況之慘烈。
戰爭就是為了太平,可過程需要死人。楊廣同誌執政前期,隋朝人口四千六百萬,這個統計數據,時間約為610年。十年之後,也就是到了唐高祖李淵同誌執政期間的620年,全國人口銳減至一千五百萬。這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裏,直接或間接因戰爭而死亡的人數為3100萬。這個數字,想必在今天也會令人咂舌。
公元600年左右的薩刪波斯帝國,人口兩千五百萬;全世界,人口兩萬零三百萬(2.03億)。
隋唐之際,是中國曆史上人口大規模削減的時代。到李淵當政,中原總算是稍微太平點兒了。但是,對於外鬥內行,內鬥更內行的諸位仁兄來說,所有一切的比賽還未結束,就已經有了新的開始。首先想要行動的人是齊王李元吉。
此人對於敵人,就好比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大閨女,頡利、劉黑闥等人均未曾見過他的麵兒。他們都對李元吉很好奇,偶爾聽人說起他,也都是一些負麵評論,比方說殺死幹娘,捅死奴婢,性格特別壞等。但李元吉是個很聰明的人,有戰事的時候,沒把握打勝的仗他就不吱聲,或者幹脆逃跑;有把握打勝的仗就放手去打,勝了是自己的,敗了是他們的(比方說屈突通)。
這樣一來,齊王的戰功也算是說得過去了。
李元吉跟李建成不是一類人,此時,他們卻成立了統一戰線。原因自然要從李世民身上找起,李世民大建天策府,如果不是覬覦太子位,還能給出另外一個合理的解釋麼?李建成跟李元吉這條戰線的創立,要得益於李元吉,因為他對殺人的事兒總是很積極。他表示願意跟著大哥混,整死老二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可是,令李元吉鬱悶的是,每次當他想要下毒手整死李世民的時候,李建成卻總是猶豫。
李元吉卻早已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這次,他非要了老二的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