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國家人事部部長(行台考功郎中)的房玄齡同誌和時任中央審計局局長(比部郎中)的長孫無忌同誌針對李世民起事二三事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房玄齡指出,現在情況很緊,早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如果事發,就不單單是秦王府的悲劇,整個國家都會動蕩不安。我們不如趕緊勸秦王早行周公之事(實指奪位),現在是存亡時刻,一刻都不能耽誤!房玄齡的話正中長孫無忌的下懷,長孫無忌早就想這麼幹了,就是不敢說而已。他對房玄齡說:“我早就這麼想了,就是不敢說而已。既然知道大家都這麼想的,那就由我負責跟秦王溝通。”
於是,長孫無忌將此事告訴了李世民,李世民一下陷入了極度的糾結之中。這個時候的他就是一隻熱鍋上的螞蟻:第一,他絕不想背上篡權的罪名;第二,他不想殺死自己的親人,尤其是斬草除根;第三,他怕萬一失敗,無數人將會為他的這次決定付出生命的代價。一時間,思緒如蟻。
麵對困難,李世民頭一次沒了主意。沒主意可以找來滿肚子計謀的房玄齡商議,不敢下決定就找來眼光奇準的杜如晦決斷。一切似乎都那麼簡單,但實際上,此時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已經被虎狼一般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盯上了。這時,李元吉對李建成說:“秦王府能掐會算的就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個人而已,其他都不足為慮,把他們弄掉就行。”李建成說:“對,但也不全對,就算沒有房玄齡和杜如晦,秦王府的那些個將軍也夠咱倆喝一壺的。”
話說到這份兒上,也沒什麼不好意思出手的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先在老爹那裏詬毀房杜,將兩位謀士從秦王府調開。然後又找到了秦王府最能挑事兒也最能擔事兒的大老黑尉遲敬德,李建成心裏想的是給大老黑點兒錢,然後許諾未來當上皇帝以後怎麼樣怎麼樣,希望大老黑能棄暗投明,為己所用。大老黑收到了太子爺的一封親筆信,信上是這樣說的:
“雖說我是太子,但咱們的出身都是一樣一樣的,求交友。(願迂長者之眷,以敦布衣之交。)”
這是一封極其謙卑的交友信,看完之後,大老黑感慨萬千。馬上,他就給李建成回了一封。下級給上級寫信一定要比上級給下級寫信多很多才好,這一點,大老黑很清楚。信的內容如下:
“敬德是個粗人,隋末的時候遭受戰亂,給罪人賣力,罪不容誅。後來跟著秦王,秦王待我有再造之恩,又給了我高官厚祿,臣唯有殺身以報。敬德沒跟著殿下幹過,對您一點兒貢獻都沒做,不敢接受您的重賞。再說,如果跟殿下私交,就是有二心,屬於見利忘義。到時候哪個人再給我點兒錢我就再背叛殿下,殿下該怎麼辦呢?好了,這是我的態度,您還是別費心了。”
李建成收到大老黑的信之後,氣得鼻子都歪了。李元吉啥都小,就是脾氣大,他得知尉遲敬德敬酒不吃吃罰酒,幹脆派了幾個刺客到他住處去行刺。大老黑料到太子黨會來這麼一手,他不怕,因為全天下敢動他的人,他還沒見過。他每天就開著門兒等,等刺客光臨。將軍府,幾重門,全部大開,老黑就躺在床上歇著,專等刺客到來。
刺客來了。刺客的頭頭雖然是白癡,但他們自己卻並不白癡,他們都見識過尉遲敬德打仗時候的凶殘勁兒。刺客在大門外來回溜達了好幾遭,沒敢進去。但齊王的話不能不聽,於是下了無數次決心,可還是不敢衝進屋裏。刺客們覺得得有點兒表示,於是,他們一起衝到了大老黑臥室門口……集體停住了。因為誰都不敢再往裏去,你看我我看你,到最後差點兒沒哭出來。生活在李元吉和尉遲敬德之間,反正都是死。幾位刺客的結局史書上沒有記載,估計沒有好下場,因為到最後,是李元吉出來搞定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