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不是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而是明明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你卻永遠無法確知真相如何。作為一名優秀的封建主義政治家,李世民很成功,可是,作為一名小說家,他編的故事卻露出了很多馬腳。
下麵一段話,請再次閱讀司馬光《資治通鑒》中的那段描述,其內容與新、舊唐書描述沒有太大出入:
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尉遲敬德將七十騎繼至,左右射元吉墜馬。世民馬逸入林下,為木枝所掛,墜不能起。元吉遽至,奪弓將扼之,敬德躍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
上一段話翻譯成現代文是這樣的:
李建成和李元吉騎馬走到臨湖殿,發現事情有點不大對頭,立刻策馬往東宮方向逃走。李世民領著一幫人呼喊著追,李元吉慌忙間拿起弓箭,掉頭射李世民,射了三次都沒中。李世民射李建成,一箭斃命。此時,尉遲敬德領著七十多個騎兵恰好趕到,一幫人射李元吉,李元吉中箭墜馬。李世民追李元吉,馬卻很不爭氣地被林中的樹枝絆倒,摔倒在地,一時間起不來。李元吉跑到李世民跟前,拿著弓套住李世民的脖子就往死裏拉。尉遲敬德騎著馬追上來,大喝一聲,李元吉怕尉遲敬德,忙往武德殿方向逃去,尉遲敬德追射,將其殺死。剛開始讀這一段文字,我認為不是很可信。但後來想想,細節描寫如此生動,不應該是假的。不過,我覺得李世民的馬被林子的樹枝絆倒這事不大靠譜,太極宮這麼個宮殿,地麵全是板磚,怎麼可能種樹?後來才知道,這一大段文字裏麵,最數這句話靠譜。
下麵,我要給您剖析一下太極宮玄武門附近的空間和尺度情況。
中國皇家園林有一個特點,對稱,但不絕對對稱;嚴肅,但不絕對嚴肅。走進玄武門,正道旁,便是山水亭廊,蘿藤溝池,其間亭榭隱約,是皇帝休閑遊樂、閑步散心的好去處。長安皇宮西苑,也就是太極宮的北麵是一堵很長很高大的城牆。玄武門是從北麵入朝的必經通道。推開玄武門,你首先看到的是一條康莊大道,大道兩邊就是那處小園林。道路西的林子裏麵有兩個池子,路東的林子裏有一個池子。小景觀內,有幾座殿宇,其中一座正在路旁,靠近水池,被稱作“臨湖殿”。沿著正道往南走,就是太極宮中的建築群。其中,武德殿在整個布局的最東邊。整個出事地點不過一個操場的麵積。
了解清楚玄武門附近的布局,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的過程就很容易搞清楚了。李世民帶領的小股鐵騎正好處在臨湖殿遮擋的地方,當李建成和李元吉談話間走到此處的時候,發現了潛伏在此的李世民,掉頭就跑。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元吉福大命大,逃過一劫,慌忙間拿出弓箭來射。根據相對論原理,李元吉的箭和自己的運動方向剛好相反,不利於後坐力的發威,且心情緊張,失誤在所難免。所以,連射三箭均未射中。
李二追著李四往前跑,埋伏在李世民後麵的尉遲敬德此時剛剛跟進,率領鐵騎一起追趕李元吉。李世民與李元吉距離約為十米,大老黑與李元吉距離約為一百米,雙方快速往東邊園林方向移動。
李世民和他的朋友們箭法都比較變態,人多而淡定,故而很容易將李元吉射中。李元吉依然福大命大,中箭竟然不死(想想李道玄),跳下馬往林子裏逃。李世民追得急,沒注意路況,在林中被絆,連人帶馬摔到了地上。李元吉見李世民掉在地上,立刻跑回去,用手裏頭的弓當吊帶,死死套住了李世民的脖子,做咬牙切齒狀往上猛提。估計李元吉同誌邊用弓勒李世民的脖子的時候,還邊用腳蹬著人家的腦袋。總之,李世民非常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