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科技之光(4)(1 / 3)

字叔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是日生,浙江紹興人。植物病理學家、微生物學家,近代植物病理學學科奠基人之一。1924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1928年赴美深造,1932年獲博士學位,被聘為美國植物病理學會會員,Sigmaxi學會會員和菲陶菲學會會員。回國後,曾任金陵大學、昆明清華大學農研所、北京大學、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校長和名譽校長等職;1981年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後兼任中科院生物學部委員、中國植病學會、植物保護學會、真菌學會的理事長或名譽理事長、中國農科院學委副主任和政協全國第三屆委員、第四、五、六屆常委等職。1956年被選為蘇聯農科院通訊院士。主講過“植物病理學”、“病原細菌學”、“真菌學”、“微生物學”、“微生物遺傳學”等課程。育成抗黑粉病小麥、抗莢疫病大豆、抗稻瘟病水稻等品種。曾主持東北果區蘋果腐爛病研究與防治,因作出重大貢獻,受到國務院12獎。1958年培育出我國特有的3010優良赤黴索菌種達到世界水平。1966年的水稻惡苗異核遺傳研究成果發表在英文版《中國科學》上,引起國際學術界重視,被國際多種刊物、著作引用,此成果獲1980年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作有《微生物學》等10餘部,學術論文近百篇。

勞倫斯

勞倫斯,生於1901年。美國物理學家。1927年在耶魯大學任物理學助教,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副教授,1930年升任教授。1929年始構思回旋加速器。他的學生利文斯頓設計並製造出能把氫離子(質子)加速到1.3萬電子伏能量的裝置。後他又著手建造第2台回旋加速器,它能將質子加速到120萬電子伏,這足以引起核蛻變。為了繼續這個計劃,他在伯克利建立了輻射實驗室,1936年任實驗室主任。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元素锝就是在勞倫斯的回旋加速器中產生的。在其他粒子加速器中也采用了勞倫斯的基本設計,粒子物理學領域的偉大進展,主要是靠這些加速器取得的。由於勞倫斯發明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回旋加速器,193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與曼哈頓計劃,主管用電磁法分離製造原子彈用的鈾—235的工作。1957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授予他費密獎金。他還發明彩色電視顯像管並獲得專利。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和利弗莫爾的勞倫斯實驗室,第103號元素鐒,都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1958年8月27日逝世。

倫琴因發現X射線

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第一位得主1895年,瑞典著名化學家、企業家、黑色炸藥的發明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因心髒病發作,身體逐漸不支。他想到自己的生命不長了,應該留下一份遺囑。當時,諾貝爾因發明炸藥,在各國設立了許多炸藥公司,賺了很多錢。他又想到自己發明的炸藥雖然在開礦築路大建功益,但也在戰爭中投入了使用。想此,他的心象針紮般疼痛。

“由於炸藥,死了許多人,我得補償!”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決定留下自己全部遺產,用於人類幸福和和平的事業,設立5項獎金,獎勵在物理學、化學、生物或醫學、文學與和平事業上做出最突出貢獻的人。

為實現諾貝爾的遺願,1900年6月成立於諾貝爾基金會,並於1901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5周年之際,在瑞典舉行首屆諾貝爾獎金授獎儀式。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是X射線的發現者——德國物理學家、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校長兼物理所所長威·康·倫琴(1845~1923)。這一發現宣布了現代物理學時代的到來。後來,人們運用X射線造出X射線透視器,可以透視人體的內髒和骨骼,使醫生能正確發現病人的病因,挽救了千萬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