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蓋博退役重上銀幕,仍在米高梅影片公司拍片,以後的幾年,由於體重日增,老態愈顯,愛好飲酒,常在攝影機前顫抖。1954年,他與米高梅公司的合約期滿,不再續訂,他就獨立拍片,成功之作不多。戰後他較成功的演出是1960年約翰·休斯頓導演的《不合身的衣服》(又譯《亂點鴛鴦譜》),他在這部影片表演中堅持做艱難動作,導致心髒病發作,於該年11月6日去世。
蓋博一生主演的影片,第二次大戰之前有35部:戰後有21部。除《一夜風流》外,他還因《叛艦喋血記》(1935)和《亂世佳人》(1939)兩次獲得最佳男主角的金像獎提名。從1932年到1943年,連續12次名列十大賣座明星之列;戰後1947年到1949年以及1955年,也名在賣座明星之列。1976年,環球影片公司曾根據蓋博和朗白的愛情生活,攝成影片《蓋博和朗白》(又譯《一縷相思情》)。
蓋博演出和主演的其他影片還有:《愛情悔悟記》(1931)、《夜看護》(1931)、《情絲鞭影》(1931)、《海闊天空》(1931)、《馬戲之花》、《丈夫的秘密》(1932)、《禦男經》(1933)、《療情記》(1934)、《俠友》(1934)《一點靈屍》、《舊約新盟》(1934)、《夜行多露》(1935)、《野性的呼聲》(1935)、《妻子和女秘書》(1936)、《凱恩和梅白爾》(1936)、《浮雲蔽月》(1937)、《鐵翼九霄》(1938)、《尋找財富的士兵》(1955)、《皇帝和四個皇後》(1956)、《太平洋喋血記》(1958)、《海棠春》(1959)、《香城春戀》(1960)等。
加羅恩·波琳
(1901~1965)美國電影女演員。生於加拿大蒙特利爾。原名瑪麗·波琳·加羅。個子矮小,金發碧眼,長著—幅娃娃麵孔,是好萊塢無聲片時期的領銜女演員。在20年代的許多影片中扮演甜美、天真的女主角和愛挑逗異性的少女。30年代上半期有聲片中,扮演過配角。
她主演或參加演出的影片有:《內部力量》(1921)、《亞當的肋骨》(1923)、《結婚市場》(1923)、《青春酒》(1924)、《速度》(1925)、《熱血青年》(1925)、《戰鬥青年》(1925)、《穿黑衣的魔鬼》(1925)、《百老彙公主》(1926)、《薩亞的愛情》(1926)、《大學英雄》(1926)、《售貨員的誘惑》(1927)、《百老彙之心》(1928)、《魔鬼的囚籠》(1928)、《賭徒》(1929)、《新聞人物》(1929)、《幽靈廣播》(1933)、《白鸚》(1935)、《浮華世界》(1935)、《她丈夫的秘書》(1937)等。
格林·馬裏恩
(1901~1977)美國電影導演。生於俄國羅斯托夫。曾當過舞台監督、導演和劇作家。1924年隨一個西伯利亞皮貨貿易代表團來美國,以後就留在芝加哥,在芝加哥從事戲劇活動,建立戲劇演出公司。30年代在百老彙和好萊塢任戲劇和電影導演。他第一部影片是1931年加萊·古柏主演的西部片《我得到這個女人》(舊譯《牛郎得意緣》,派拉蒙影片公司攝製);加萊·古柏主演的另一部影片《海上情魔》(1932)也由他導演。
30年代格林導演的影片絕大部分是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而由當時女明星薛爾維·雪耐主演的影片有6部,即《獄中佳人》(1931)、《蝴蝶夫人》(1932)、《紅粉劫》(1933)、《珍妮·格哈特》(1933,舊譯《妒花風雨》)、《好姑娘》(1934,舊譯《窈窕淑女》)和《三十天的公主》(1934)。
以後他又導演了幾部成本不算高的故事片,1937年去英國導演《城市雷鳴》,返美後隻導演了一部《她嫁給一位藝術家》(1938),即告息影,直到1950年,才去古巴監製並導演了一部影片《薩倫巴》;13年後又監導了一部由日本和意大利合拍的影片《被玷汙的天堂》(1963)。
他在30年代導演的其他好萊塢影片還有:《二十四小時》(1931,舊譯《戰後遭殃》)、《倫巴》(1935)、《蘭喬玫瑰》(1936)、《閨秀秘史》(1936)等。
吉爾克裏斯特·康尼
(1901~)美國電影女演員。生於紐約州布魯克林。原名羅斯·吉爾克裏斯特。她是女演員馬撒·丹尼爾斯的女兒。16歲時在倫敦首次登台,隨後去法國參加定期換演劇目的巡回演出。她在美國務劇團裏當過演員,直到1935年來到百老彙。1940年她進米高梅影片公司,此後在該公司製片廠及其他製片廠拍攝的影片中塑造了許多頗具個性的銀幕形象。她擅長扮演母親或有膽識的女性、坦率直言的家庭女教師或女傭人。
她演出的主要影片有:《喧囂》(1940)、《黑夜嘯聲》(1941)、《俠膽英魂》(1941)、《漁家樂》(1941)、《兩麵女人》(1941)、《雙雄喋血》(1942)、《人類的喜劇》(1943)、《空穀芳草》(1945)、《呆人戇福》(1945)、《豆蔻小姐》(1945)、《青春樂》(1947)、《大城市》(1948)、《海角亡魂》(1949)、《小婦人》(1949)、《佩吉》(1950)、《路易莎》(1950)《山上雷鳴為(1951)、《魔術大師》(1953)、《遙遠的土地》(1955)、《穿灰色法蘭絨製服的人》(1956)、《實習醫生》(1962)、《西爾維亞》(1956)、《春滿眾香園》(1956)、《一種難對付的人》(1969)、《神龍爆炸會》(197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