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插翅難逃的“王牌”軍(1 / 2)

中原和華東野戰軍從11月23日開始,經過18天緊張而激烈的戰鬥,分別包圍了黃維兵團和杜聿明集團,並予以沉重的打擊,但這兩股國民黨軍拚死頑抗,仍企圖向南突圍。解放軍全殲該敵尚需一定時日。此時由蚌埠北援之敵第六兵團在第八兵團的策應下,已推進到餘家集、包家集以南地區,距離雙堆集僅70餘裏,從華中白崇禧集團中抽調的第二十、第二十八軍已陸續到達浦口,估計12月15日前後可以到達蚌埠地區。此外,國民黨正在上海集中待命的數十艘船隻,有可能突然北上接走平、津、塘、唐地區的蔣係各軍,轉用於徐蚌戰場。針對這些情況,總前委為爭取戰役主動,經中央軍委批準,決心首先集中中原野戰軍主力,並使用戰役預備隊華東野戰軍第七、第十三縱隊及特縱炮兵一部,先殲滅黃維兵團。華東野戰軍主力則圍困杜聿明集團。另以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並調中原野戰軍第二縱隊及豫皖蘇、豫西軍區5個團和渤海縱隊1個師,統歸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指揮,擔任阻擊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的任務。

此時,劉峙、杜聿明正按照蔣介石“南北對進”的命令,以李彌兵團守徐州,以邱清泉、孫元良兩兵團從11月25日開始沿津浦路東西兩側向南攻擊前進,以接應黃維。但他們遭到華東野戰軍阻援部隊的頑強抗擊,至11月28日各兵團仍滯留在孤山集、後官橋、四堡、褚蘭以北地區,再也無法前進。

而由蚌埠、固鎮北進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發現華野一部主力南下,懼怕被殲,慌忙由花集莊、龍王廟、任橋地區南撤。

華野五縱迅速追擊,殲滅李延年兵團第三十九軍後尾兩個團於曹老集地區,嚇得李、劉兩兵團星夜逃往淮河以南。至此,蔣介石策劃的3路會攻宿縣,打通津浦路的計劃便徹底破產,黃維兵團在雙堆集包圍圈內也就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第十二兵團被圍於雙堆集狹小地區,解放軍四麵圍攻,包圍圈日益縮小,糧彈俱缺,僅靠空投,大量傷員隻能收容於地下壕坑;兼之日夜戰鬥,傷員枕藉。每當空投補給時,一部分補給品落到解放軍陣地,其降落於蔣軍空投場附近地區者,各軍自行搶收,甚至因搶奪而相互開槍。由兵站分監部收集到的補給品,分配時則又爭多爭少,吵鬧不休,陷於一片混亂。

包圍圈中正常秩序已漸難以維持,各軍、師的後方勤雜人員成群結隊進入村莊,凡是可以吃用的東西,甚至連屋頂上的茅草也都被拆得精光。為尋覓老百姓埋藏在地下的糧食器物,到處亂挖,地皮不知被翻轉了多少遍。

1948年10月底,第十二兵團集結在駐馬店地區時,兵團副司令官胡璉以其父病危(旋即病故)和自己牙病,請假赴漢口探親和就醫。兵團被圍後,胡璉立即到南京請求蔣介石派飛機送他回前方。蔣對胡極為嘉許,即令空軍總司令周至柔為胡璉準備飛機,並通知黃維開辟一小型飛機場。

12月1日下午,胡璉坐在空軍總司令周至柔給派的專機上,頭靠著舷窗出神,他的心在牽係著他的第十八軍、第十二兵團。胡璉其貌不揚,但秉性堅毅果敢,手段狡詐凶猛。他從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一步步邁上第十八軍軍長的寶座,在繼陳誠、黃維之後,在槍林彈雨中,他把第十八軍磨煉得更能征慣戰,並靠它出了名,以至於老蔣把第十八軍寵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而他的部下,則因欽佩他的“卓越軍事才能和卓著功勳”而對他樹立了一種由衷的敬仰和依賴感,現任第十八軍軍長楊伯濤就是其中之一。

胡璉一直在沉思,衛士過來提醒他:“下麵就是雙堆集戰場了。”胡璉一驚,低頭向下望去,開闊無垠的大地上聳著兩個饅頭大小的土墩子,一條泛著銀光的小河蜿蜒橫臥,四周的地麵上是一層層、一圈圈的塹壕,仿佛一個巨人的大拇指螺紋。小飛機在剛剛修好的簡易機場上歪歪扭扭地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