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端懿長公主
那日李玉芝誤闖內室見了崔繡心一麵之後,便一直輾轉反側,一時想著直接托了媒人去崔府提親,一時又深覺自身根基單薄恐難配豪門貴女,因此耽擱下來,隻覺日子越發難捱,不自覺都瘦了一圈。
恰逢聖上舉辦三年一次的瓊林宴,李玉芝隻得強打精神換上官袍前去赴宴。這瓊林宴最先是隻有新登科的進士才能參加,後來變成了百官的三年一次的大聚會。到了當今聖上,瓊林宴分為了東宴和西宴。這東宴自然是皇帝和百官以及新登科的進士,而西宴則是皇後宴請三品以上官員的夫人及未出嫁的嫡出千金。東宴西宴距離不遠,以錦屏相隔,各不相幹倒是自得其樂。
坐在下首第二位的李玉芝從一開始就心不在焉,他呆呆地望著西苑發呆,今日她定然也到了罷?下首第三位的王朝宗輕輕碰了碰李玉芝的胳膊,“李兄,怎麼一直在走神?莫不是有心事?”
李玉芝苦澀的牽牽嘴角,心頭暗想倘若他有王朝宗那般的家世,他定然毫不猶豫求娶她。王朝宗以為李玉芝是在為今後的前程擔心,“李兄,你才華橫溢,一定能得到重用的。”王朝宗頓了頓又道,“況且,我父親提到你也是讚不絕口。”
李玉芝點點頭,滿臉恭肅,“老師的知遇之恩,實在無以為報。”
王甫生作為文官之首率領全體新科進士朝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第一排站了一甲三人,後麵整齊地站了二甲的八十八位進士。待落座之後,王甫生朝眾位新科進士舉杯道,“吾等為官,應以百姓為上,以社稷為上,以私利為下,以私權為下,做出一番業績,如此眾位才能不愧對列位身上這身官服,不愧對聖上的隆恩。”
眾進士皆舉杯稱是。
而西宴之上,亦是熱鬧非凡。今上的皇後以才德著稱,又因今日乃瓊林宴之上,便以“宴”字為抬頭,作詩一句,列位千金依次輪流而下。眾位世族家的姑娘就算稱不上才華橫溢,但謅一句詩卻也是不在話下。皇後細細聽著,皆點頭稱好。輪到謝家嫡女謝玉瀾時,皇後臉上的笑容明顯擴大,點頭笑道,“甚好。”眾人皆豔羨地望著謝家的謝玉瀾,紛紛讚道,“果然是謝家女,真真是不一樣。”謝玉瀾倒也沒甚特別的表示,隻站起身來福了福,“謝皇後娘娘讚賞。”一派世家千金的沉穩做派,一舉一動無不優雅精致。
輪到怡心時,崔怡心說了兩句詩,皇後照例說了一個好字,接下來就輪到了崔怡心身邊的繡心。繡心的注意力卻全不在吟詩作對上頭,她對宴席上的菊花酒愛不釋手,菊花酒清冽上口,還帶著菊花的清香,咽下去之後,唇齒間仿佛還殘留著菊花的清香,繡心不知不覺已經吃了三杯。
“繡心?繡心?”坐在繡心身邊的江氏暗暗拉了拉崔繡心的衣裳,壓低聲音道,“皇後喚你呢。”
崔繡心這才心慌地抬起頭,朝皇後一拜,“皇後娘娘。”
皇後瞧著這崔家的三姑娘長得頗為喜氣,便增添了幾分好感微笑道,“會作詩麼?”
繡心搖了搖頭老實道,“不會。”
席間傳開低低的嗤笑聲。
“既不會作詩,那用些別的才藝來抵償也是可以的,不知你會些什麼?”皇後溫言問道。
繡心沉默半晌,絞盡腦汁地想了好一會兒才滿臉通紅地答道,“臣女會打拳。”崔繡心因自小身體不好,江氏便請了武館的女師傅過來教她一些拳腳功夫,不為別的,隻盼著她身體能好些。學了幾年,倒也有些效果,過了十二歲,便不常病了。
皇後愣了愣終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幾聲,“既會打拳,便耍一套來瞧瞧罷了。”言罷,一席人都笑了,就連坐在下首地以為的端懿長公主,王家的太夫人瞧著繡心都忍俊不禁。
崔繡心隻得硬著頭皮耍了一段長拳,崔繡心原本給人軟綿綿的感覺,誰知這一套拳耍下來倒給人虎虎生風的感覺,看得出來頗有兩下子。
皇後見繡心一套拳耍下來滿頭大汗,滿臉通紅,便吩咐老嬤嬤給她遞了杯清茶,又是頗給麵子地讚了一聲,“好極。”待得繡心坐下,崔怡心壓低聲音對她道,“三妹,你今兒個可真是大大出彩了。”原本崔怡心是正話反說,崔繡心卻反而點點頭道,“二姐的詩也很好。”氣得崔怡心幹脆閉口不言,心內想,回去總有的她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