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香(1 / 2)

第六章上香

繡心聞言,震驚不已,連忙穿上鞋帶著蘭香琴香兩個往崔怡心住的小院子裏去了。一路疾行,還未到院門口,就見院子裏燈火通明,小丫頭及仆婦三三兩兩聚在一處麵露悲色。繡心走進院子,就見大伯父崔正俞,大伯母馮氏,崔正凱以及江氏等俱在。怡心躺在床上還昏睡著,頸邊有明顯的勒痕,馮氏抱著崔怡心哭得肝腸寸斷。崔正俞的幾位姨娘亦都在一旁陪著掉眼淚。

繡心到了之後,敏心、雨心等幾位姑娘及崔正俞所出的庶女們亦都慌慌張張地趕到。一屋子人,有幸災樂禍的,有議論紛紛的,有真心悲泣的,神態各異。繡心心內詫異便拉了怡心房內的蕊香至僻靜處問道,“這謝家為何好好的要退婚?”這退婚對未出閣的姑娘來說可是天塌了一般的大事,若是夫家退婚那便是姑娘德行有虧,若是娘家退婚,那便是姑娘貪財忘義,橫豎對姑娘的名聲不好,再要尋一門好親事隻怕更為艱難。

蕊香道,“三姑娘,我也不知道啊。今兒個上午我服侍二姑娘才用了飯就聽見謝家的往府裏遞了退婚書進來,原因上頭亦沒說,隻聽說寫了些什麼不堪匹配之類的官話。”

“這謝家真真是欺人太甚!”崔正俞麵色如紙,跺腳道,“我崔家雖不是清河正支,在都城無論如何也算是豪門大戶,居然如此輕慢!明天我定要前去討個說法!”

崔正凱道,“大哥,莫衝動,這謝家也不能毫無緣由的退婚,且先緩幾日,這謝家若是仍沒個說法,我們再去不遲。”

崔正俞見崔正凱如此說也隻能點頭,“且先如此罷。”

第二日,謝家的大爺當今謝貴妃之父謝真清果然登門來了,一來便與崔正俞連連道歉,“此事實在是我謝家之錯,隻是我等也是事出無奈。十年前,我在錦州任刺史,我家小兒自小便與我的好友錦州知州錢伯森的二小姐訂了親,將一塊同心玉一斬為二小兒與那錢小姐一人半塊。原本這兩人青梅竹馬倒是天生一對,誰知這錢二小姐卻在七歲那年被人販子給拐走了,錢伯森派人在外頭找了一年卻杳無音信,錢伯森亦是傷心不已。我等亦自然以為是難覓小姐的芳蹤了,誰知道就在月前,我兒在街上救了一個孤女回府,原本隻是當個丫頭使喚著,誰知那丫頭手上竟有當初錢二小姐身上所戴之玉佩。我急信通知錢伯森來京城,誰知那女子竟真是錢二小姐無誤。奈何我兒與錢二小姐的婚約在先,我隻能寫一封退婚書,還望正俞兄海涵。”

謝真清又道,“這件事錯全在我謝家,聘禮我們一分不拿,另外我謝家也將把退婚原因公告天下,令千金的清譽絕不會受損。”

這一席話說得在情在理,崔正俞亦不可辯駁,隻能歎口氣怨自己的女兒運氣不好。隻是,無論如何,不管因什麼原因被退了婚,這要再找一門親事恐怕將會艱難得很,想到自家女兒跋扈自傲的性子,崔正俞就感覺太陽穴的青筋難以自抑地在一下一下地跳動。

除了崔正俞在頭疼之外,江氏亦是頭疼不已。華朝婚嫁次序極有講究,兄長先,長女先,倘若家中還有位姐姐未訂婚,做妹妹的決不能搶先訂婚。民間幼女先出嫁這種事情倒是不少。可是在豪門世家,若這樣做了就貽笑大方了。眼看著自家小女兒與孫家的婚事都商議得差不多了,陡然間出了這等事,倒真讓江氏措手不及,隻得派人委婉地示意孫家,推遲訂婚日程。

繡心趁著這個機會與江氏把那一日在禦花園的所見所聞說與了江氏。江氏聞言沉默了一會兒道,“女兒,那些個公子哥兒哪裏有不偷腥的?且不說別的,這房裏的通房就是少不了的,待娶了正妻進門,那些個姨娘亦是接二連三地進門,你當所有人都如你父親和母親這般?饒是你父親,當初也是有兩個通房,一個姨娘的。嫁過去,還是要看你能不能討得丈夫和婆家的歡心。你就算不嫁給那孫佩芳,嫁給旁人,又焉能知他心裏頭有沒有旁人?就算現在沒有,焉知將來有沒有?”

一席話說得繡心沉默下來,母親說的一點不錯,可繡心就是不甘心,一想到將來可能要嫁給一個心裏沒有自己的男人,繡心就一陣陣氣悶。饒是在母親眼裏,這點子私情居然也不算個事兒,看來也就隻有自己較真了。一時又想起在家中見過的李玉芝,不知道像李玉芝那般清貧出身的人是不是同其他男人一般風流多情?

怡心這回大受了打擊,也不出門,隻在院子裏整日間打罵丫頭出氣。繡心恰巧遇著怡心房裏的蕊香,見她臉上都有掐痕,不由得替她大為心疼。蕊香原曉得三小姐的脾氣是最好的,蘭香琴香他們幾個大丫頭自不用說,就連在三姑娘屋裏做灑掃活計的小丫頭都從來沒被打罵過。這回,見繡心如此,越性跪了下來哭訴道,“三姑娘,我在二姑娘房裏實在是呆不下去了,不管有沒有錯兒,便是又掐又打。”說罷蕊香撩起袖子,露出一道一道青紫的痕跡,“三姑娘,行行好,向夫人說說,把我要了過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