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臨床基礎醫學(一)(1 / 1)

鈣離子拮抗劑對老年人群消化道出血的危險調查

摘要

目的:調查鈣離子拮抗劑的應用在老年人群中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危險性。方法:按統一標準,采用回頜性方法,對11079例心腦血管病人群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結果中的用藥史和年齡進行分組,然後對有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進行進一步檢診。結果:在符合本調查要求的1649例人群中,共發現消化道出血病人111例,發生率為6.73%,其中使用鈣離子拮抗劑者,老年組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明顯高於非老年組。結論:鈣離子拮抗劑有增加老年人群消化道出血的危險性,因此在對老年人群選擇用藥時,不應作為常規葯。

關鍵詞:鈣離子拮抗劑、消化道出血、相對危險度

鈣離子拮抗劑是高血壓和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病人最常用的藥物之一,除了對心腦血管係統的作用外,這些藥物可以通過抑製血小板聚集影響血液凝固過程,因此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險性,有報道尼莫地平可以增加外科手術出血的危險性,也有報道使用後引起胃腸道出血,但鈣離子拮抗劑能否引起胃腸道出血,尚缺乏大規模臨床觀察,本研究旨在評估使用鈣離子拮抗劑對胃腸道出血的危險性。

1對象和方法

1.1資料對1996年7月~2000年12月本社區登記在冊的高血壓、冠心病和腦血管病人群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詳細用藥史、吸煙史、飲酒史、消化道出血征象、內鏡或和X線診斷結果及其他臨床資料如糖尿病、結締組織病、骨關節疾病、消化道出血時的並發症、休克表現、死亡原因等。尤其對有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要明確診治經過,不明原因者須行內鏡或X線檢查。本社區登記在冊人數共14863例,實查11079例,應答率74.5%,其中男性6507例,女性4572例。

1.2診斷標準

高血壓診斷按1978年WHO高血壓診斷標準,即血壓大於等於21.3/12.7kPa,除外17例繼發性高血壓後,共有高血壓患者7617例,其中男性4066例,女性3557例。冠心病以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準:①典型的心絞痛症狀。②心電圖呈缺血性ST~T改變。③心電圖出現病理性Q波。④經放射性核素掃描心肌斷層顯像證實有不同程度缺血。經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證實冠狀動脈係統管徑狹窄大於等於50%。除外其他心髒病,共有冠心病患者2098例,其中男性1593例,女性505例。腦血管病按中華醫學會第2次腦血管病專題會議標準進行檢診,共有1247例,基中男性861例,女性386例。

1.3根據問卷調查結果

排除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激素、抗凝劑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藥物的患者嚴格按病人的用藥史篩選符合本研究的患者後,將病人分為以下四組:A組:鈣離子拮抗劑組共307人;B組β受體阻滯劑組,共293人;C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組共206人;D組:混合用藥組,但不包括使用任何鈣離子拮抗劑的患者,共843人。根據病人的年齡又將以上1649例病人分為:老年組,年齡多60歲,共419例,男性272例,其中女性147例,年齡60~97歲,平均73.4歲,非老年組,年齡在60歲以下,共1230例。其中男性787例,女性443例,年齡27~59歲,平均517歲。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率的抽樣誤差檢驗出血率並估計其95%的可信區間;采用團體病例對照研究計算出血的相對危險度並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