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遊龍天子戲鳳玩天下 (1)(1 / 3)

矯詔假旨平常事

看皇帝隻管迷戀豹房而劉瑾勢焰薰天,僉事楊一清、禦史蔣欽、翰林院侍讀學士戴說、兵部主事王守仁、都僉事呂翀等上疏劾劉瑾,結果閱奏牘的正是劉瑾,他當即大怒道:“他們這是活得不耐煩了嗎!?”當即矯旨罷楊一清職,下戴說、蔣欽於獄,貶王守仁為貴州龍場驛丞。不多幾天,戴說、蔣欽都死在獄中。劉瑾矯旨處置上疏彈劾他的官員,是根據疏中彈劾他的言語輕重來定罪的,所以楊一清、王守仁兩人隻批了個致任和降職。

就這樣,這個時候的劉瑾豈止是炙手可熱,簡直炙手要烏焦了,差不多皇帝就是他來做了,朝野士夫無不側目。為了一樁輕微的小事,劉瑾居然將朝中大小官吏三百餘人一齊囚入獄中。

李東陽聞知大驚,忙上章援救。劉瑾哪裏肯聽。直待他發泄夠了,才把三百多名官員釋放。在這三百人中,如推官周元臣、翰林庶吉士汪元深、主事錢鉞、禮部司事馬君德、禮部禮官周昌、進士丁公諼、江硯臣等二十餘人,在獄中還受了疫傷,出獄不久就嗚呼哀哉了。

劉瑾又恨及李夢陽,於是矯詔把李夢陽下獄,竟欲加以死罪。李夢陽與修撰康海素以詩文相倡和,到這個時候,康海受他所托,隻好去轉求劉瑾。因為他們是同鄉,劉瑾一向頗慕康海的文名,但平時康海是不肯理他的,這時也隻好屈尊到劉瑾麵前來求情了,果然人家給了這個麵子,於是李夢陽才得以被釋放出獄。

從此劉瑾更是閹焰熏天,朝廷黜陟,盡由他主持,批答章奏,則歸焦芳主政。所有內外奏本,分為紅本白本二種。廷臣入奏,必向劉瑾處先上紅本。那天,都察院奏事,封章內一不小心,偶犯了劉瑾的名號,劉瑾當即命人詰問,嚇得掌院都禦史屠滽魂飛天外,忙率十三道禦史,到劉瑾宅上謝罪,大家跪伏階前,任劉瑾辱罵。劉瑾罵一聲,大家就磕一個響頭,到劉瑾罵完了,眾位朝中重臣還是不敢仰視,直待他厲聲叱退,方起身告歸,真是齷齪不堪。

劉瑾大權在手,索性將老成正士一古腦兒地目為奸黨,盡行擯斥,免得他們出來反對,於是幹脆矯傳詔旨,榜示朝堂:

朕以幼衝嗣位,惟賴廷臣輔弼其不逮,豈意去歲奸臣王嶽、範亨、徐智竊弄威福,顛倒是非,私與大學士劉健、謝遷,尚書韓文、楊守隨、林瀚,都禦史張敷萃、戴珊,郎中李夢陽,主事王守仁、王綸、孫槃、黃昭,檢討劉瑞,給事中湯禮敬、陳霆、徐昂、陶諧、艾洪、呂翀、任惠、李光翰、戴銑、徐蕃、牧相、徐暹、張良弼、葛嵩、趙仕賢,禦史陳琳、貢安甫、史良佐、曾蘭、王弘、任諾、李熙、王蕃、葛浩、陸昆、張鳴鳳、蕭乾元、姚學禮、黃昭道、蔣欽、薄彥徽、潘鏜、王良臣、趙祐、何天衢、徐玨、楊璋、熊倬、朱廷聲、劉玉翰、倪宗正遞相交通,彼此穿鑿,各反側不安,因自陳休致。其敕內有名者,吏部查令致仕,毋俟惡稔,追悔難及。切切特諭!

這道矯傳的詔旨榜示後,劉瑾還召群臣到金水橋南,一律跪伏在地,由鴻臚寺官朗讀此諭,以作為宣戒。群臣聽罷詔書,個個驚疑滿麵,悲憤填膺。從此凡是與劉瑾和其黨羽不合的人,大多數都趁明白聰明地主動乞休,若稍稍戀其官位,不是遭貶謫,也得受枷杖,真所謂豺狼當道,善類一空。

從此劉瑾更是屢屢矯旨,正德帝武宗全然不聞。李東陽虛與委蛇,巧妙避禍,與劉瑾尚沒什麼大的嫌隙。王鏊開始留在閣中,還想極力斡旋,可一見劉瑾日益驕悖,無可與言,於是屢次上疏求去。

廷臣都替他暗捏一把汗,生怕他會因此致禍,不想中旨傳出,準他歸鄉,讓大家都鬆了口氣,而王鏊更即日就離京而去。乞休都要防禍,真是荊棘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