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閻朝隱俎豆求保佑王及善中書愛攆驢 (2)(1 / 3)

二張開始賣官了,賣官過程略,可參考李義府全家賣官鬻爵的過程。

二張還是幹過一些好事的,譬如勸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

當然,這隻是他們為自己以後著想,這也不是他們能想出來的計策,而是問過許多人才想出來的。還是狄仁傑的話管用,自從聽了狄仁傑的,二張吃得香,睡得好。但最近,武則天卻老是做噩夢,夢見自己下雙陸輸,她不相信別人的話,她要找狄仁傑問情況。

狄仁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雙陸不勝,是因為陛下無子。”武則天點了點頭,“國老有什麼話就直說吧!”“上蒼托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陛下現在心思動搖,想要把皇位傳給武三思。先帝不豫的時候,把國家交代給陛下。陛下您辛辛苦苦打理了十幾年,到頭來,怎麼又想把天下交給武三思呢?”

武則天懶懶地看著狄仁傑。

狄仁傑問她:“陛下,還是那個問題,姑侄與母子誰親誰疏?立廬陵王,千秋萬歲,永享太廟。立梁王,死無葬身之地!”

武則天笑了笑,她讓人扯開了旁邊的簾子,一個穿著明黃色衣裳的中年男人出現在了狄仁傑麵前。武則天轉臉看著狄仁傑,“不是你一直讓朕立廬陵王嗎?他在這兒呢,我還你太子!”

狄仁傑老淚縱橫,拜倒在地。

武則天信任狄仁傑,從契丹戰場回來後,狄仁傑冒天下之大不韙為契丹將領李楷固求情,文武百官嗤之以鼻。但武則天卻饒過了那些降將,還聽從狄仁傑的話,封李楷固為燕國公,賜姓武氏。慶功宴那天,百官雲集,武則天端起一杯酒,親自送到狄仁傑手裏,感謝他說:“契丹平息,都是國老的功勞啊!”

她宣布重賞狄仁傑。

狄仁傑從容答道:“這是陛下的威靈,是將帥努力的結果,臣何功之有?”

於是,固辭不受。

一代賢相狄仁傑,心憂天下,推薦賢能,他是一個真真正正為老百姓說話的人。他先後為朝廷舉薦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崇等幾十位才華橫溢的官員,皆為唐朝中興重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

人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狄仁傑說,薦賢為國,非為私人也!

武則天重用狄仁傑,朝野無人可及(二張也得敬他三分)。她從不稱呼狄仁傑名姓,每次都以“國老”相稱。狄仁傑上諫,武則天言無不從,還經常說:“國老教朕為善,朕怎麼能違背呢?”

狄仁傑老了,不能經常在皇帝身邊侍從,每回武則天見不到他,就覺得渾身難受。她像少了主心骨一樣,惶恐不安地問狄仁傑現在幹什麼。她還囑咐宰相,以後如沒有什麼軍國大事,一律不許去煩擾他老人家。

有一天,有人告訴她了一個消息,當著大臣們的麵,武則天痛哭流涕。

久視元年的閏七月辛醜(公元700年8月15日),狄仁傑薨。

武則天望著站滿百官的朝堂,心裏空蕩蕩的。

“朝堂空了……”說著,她又哭了起來,“老天啊,你怎麼那麼早就奪走我的國老啊!(天奪吾國老何太早邪!)”

武則天淚流滿麵,在朝堂上哭得抬不起頭來。百官多數盛讚狄仁傑人品,痛哭不已。寧州、魏州、豫州、彭澤、並州父老,聽說狄仁傑死訊,扶老攜幼地出現在狄仁傑的祠堂,大家披麻戴孝,為狄仁傑送上了最高的禮節。無數人哀哭嘔血,沒日沒夜地難過傷心,風雲為之變色。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什麼是聖人?

聖人從來不會有恒久不變的願望,他永遠把百姓的願望當做自己的願望。

曾經有一個人,他努力地在滄海橫流之中改變著一切,他不求顯達,不求榮華,隻求百姓富足,人民安康。他為人賢德,斷獄精準,卻從不高自標榜,他為大唐的複興立下了汗馬功勞,一代女皇為他痛哭流涕,滿朝文武為他號啕不已。然而最重要的,是百姓,隻有天下為他披麻戴孝的百姓,才有資格評判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