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在位十六年,執政四十七年,在這期間,她弘揚科舉,創立武舉,創立試官製度,重用女官,重用賢臣,為下一個盛世擢拔了無數人才,又不拘一格,讓人毛遂自薦。她殺人無數,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然而,客觀評價是:武則天,重用賢臣,利用小人,修築文史,精明強幹,政由己出,明察善斷。
她有一麵無字碑,功過任人評說。
【嶺南的孩子】
一千四百年前,準確來說,是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九月,李淵還在為天下林立的武林豪傑的征伐事業操心,李世民還在為與王世充、竇建德的戰鬥做準備,一紙貶謫的訊息卻讓一個名叫盧行瑫的範陽人苦惱萬分。
去吧,去新州當司馬。
盧行瑫在新州娶了個媳婦,還生了個小男孩,這已經是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的事情了。妻子是嶺南人,講話有中原人常說的獠子口音。盧行瑫很忙,妻子帶著孩子。這個孩子給家庭帶來了無限歡樂。總的來說吧,對這個眼神閃爍著異樣光彩的娃娃,他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光耀他盧家門楣的重任,就得交給這樣的孩子。
隻可惜,盧行瑫永遠、也無法看到這一天了。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孩子,最終會成佛,會成為一代宗師,會成為名震世界的聖人!
孩子出生三年後,盧行瑫病故。
可憐的盧家媳婦,一個人帶著三歲的孩子,沒有地方可去,大哭了幾場後,收拾行李,帶著孩子遷居到了廣東新興。窮困潦倒之下,孩子隻能以砍柴為生。街市上很熱鬧,他喜歡蹲在路邊賣柴,順便看著人來人往,芸芸眾生,那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二十四歲的時候,他碰見了一個讀《金剛經》的客官,客官見他一臉認真,便介紹說,他是從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五祖弘忍大師門人有一千多!
他很想去,客官竟然拿錢給他,讓他去東禪寺聽講。
湖北黃梅東山,東禪寺,五祖見到了這個青年人。五祖很難一眼看穿,這個年輕人早就確定了自己的夢想——成佛。對所有人來講,一個嶺南獠口音,長相不佳的人,怎麼能夠成僧,又如何成佛。
簡直是笑話,天大的笑話!
五祖見他,劈頭便問:“居士從何而來,欲求何物?”
少年說:“弟子嶺南人,唯求作佛(成佛)。”
五祖會意,忽然詰問:“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如何作佛?”
少年鎮定回答:“人雖有南北,但佛性不分南北,獦獠身、和尚身既是無不同,佛性如何有差別?”
五祖讚賞地點了點頭,見周圍人指指點點地說這獠子。五祖衝著他怒斥了一番,罰他劈柴。
他叫惠能,在黃梅劈柴的,而且他還真就適合劈柴,一劈就劈了八個月。
這期間,五祖大限將至,圓寂之前,要找到一個可以傳承衣缽的人。
徒眾知道,這個人,一定是眼下最博學的那個人,神秀。眾人悵惘,既然神秀已經是人選,我們也不必寫什麼文章競爭,免得丟人,等神秀師兄寫成偈語便可。神秀師兄很緊張,他一連想了四天,有十三次想提交自己的偈語,可每次都走到五祖門前就縮回去。
最終,他決定,半夜把偈語寫牆上,等五祖路過的時候品評。
說寫得好,那便站出來;說寫得差,那就是入迷太深,宿業障重,不得衣缽。神秀坐臥不安,一直拖到五更天。天亮了,五祖路過南廊,忽然看見了四句詩,指了指,誇讚有加。偈語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看罷,道:“這偈語寫得真是好,經書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牆上就留下這幾句話吧,讓大家天天受持,按偈語上說的去做。這個偈語能讓大家免墮惡道,依照它來修持,大有利處啊!”
五祖知道這是神秀寫的,招他進去,告訴他,雖是好,但也未見本性,不得妙諦。五祖問他:“何謂無上菩提?”
“……”
去吧,再寫。
【聊天記錄】
李湛:殿下即將重新登基,作為六位帝皇丸,您有什麼話要講嗎?
李顯:我不會講話,一見人多就結結巴巴,像羊拉屎,不合大家口味,希望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