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自古以來就是風光優美、曆史悠久、人文薈萃之地,是齊魯大地上最閃亮的一顆明珠。青島、煙台、威海等城市在山東半島的懷抱裏茁壯成長,不斷地向世人展示著它們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山東半島位於山東省東部,是我國最大的半島,也是齊魯大地上最美的地方。
山東半島的形成經曆了漫長的地質演變。太古代時,片麻岩和片岩等深變質結晶岩廣泛露出地麵,白堊紀末有廣泛的火山岩噴發和酸性岩漿侵入活動。中新世以後,渤海總體大幅度下陷,成為華北--下遼河沉降帶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斷裂--拗陷盆地。上新世末,特別是第四紀以來渤海海峽斷裂下陷,形成了山東半島今天的地形。
山東半島的地貌以低緩的丘陵為主,少數山嶺突出於丘陵之上,山地丘陵間有桃村地塹盆地、萊陽斷陷盆地和膠萊凹陷平原等。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最高峰嶗頂海拔1133米,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在全國的名山中,唯有嶗山是在海邊拔地崛起的。山海相連、山光水色,正是嶗山風景的特色。有一句古語是這樣說的,“泰山雲雖高,不如東海嶗”,嶗山的氣勢可見一斑。漫步在嶗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鬆怪石,鬱鬱蔥蔥,讓人感到心胸開闊,氣定神閑。因此,古時有人稱嶗山“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傳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求仙,這無疑給嶗山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山東半島海岸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羅列,是華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區。膠州灣的青島、芝罘灣的煙台、威海灣的威海、石島灣的石島和龍口等均為中國著名港口。山東半島還是沙嘴沙洲發育之地,島陸相連形成陸連島,沿海島嶼除渤海海峽的廟島群島外,均分布於近陸地帶,較大的島嶼有象島、莫邪島、杜家島、田橫島、劉公島、黃島等。其中田橫島是一座美麗神奇的曆史名島,它的得名緣於一樁驚天動地、壯美淒絕的千古傳奇。據史書記載,秦末漢初,劉邦手下大將韓信帶兵攻打齊國,齊王田廣被殺,齊相田橫率500將士退踞此島。劉邦稱帝後,下詔田橫投降,田橫不願意臣服於劉邦,英勇自盡。島上500將士聞此噩耗,集體揮刀殉節。世人驚憾田橫500將士之忠烈,遂命名此島為田橫島。至今,島上仍然有田橫500義士墓供人憑吊,人們無不為這天地間的浩然之氣感慨萬千。
山東半島經濟開發較早。公元前8世紀的春秋時代,漁鹽業已逐步發展;戰國時代,冶鐵業和絲麻紡織已有較高水平;漢代成為著名的東方穀倉;唐代時,登州、萊州是對外交往的重要港口;明清時期,膠州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貿易口岸。如今,山東半島經濟發達,人才雄厚,青島、煙台、威海等城市迅猛發展,不斷地走向國際,向世人展示出山東半島神奇的魅力。